通訊員 黃智發 王建霞
春種夏管、秋收冬藏,這是人們印象中傳統農業的固定節奏。但在科技賦能農業的當下,漢陰縣打破常規,實現“春耕”到“春收”的華麗轉變,讓春天成為滿溢希望的豐收季。時下,漢陰各地大棚里的果蔬相繼成熟,搶鮮奔赴市場,田間地頭處處涌動著人勤春來早的忙碌熱潮。
走進澗池鎮中營村的蔬菜基地,仿佛踏入一片綠色的海洋。綠油油的白菜長勢喜人,個大飽滿、鮮嫩欲滴,在陽光的照耀下更顯綠意盎然。務工群眾在大棚中來回穿梭,砍菜、摘葉、稱重,豐收的喜悅在大棚內彌漫開來。據了解,該蔬菜基地規模頗為可觀,占地50余畝,近70個大棚有序排列。這里采用循環種植模式,四季更迭,新鮮蔬菜源源不斷地從這里走向市場。
陜西綠垚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賈躍亮介紹,基地的蔬菜品種豐富多樣,生菜、油麥菜、小青菜、芹菜、香菜等一應俱全。當前,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蔬菜生長周期縮短,采收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這批蔬菜采收完畢后,馬上就會開啟新一輪的播種。
澗池鎮沙壩村村民楊運霞笑著分享道:“我們每天早上八點上班,下午六點下班,這幾天格外忙碌。年剛過完,地里的蔬菜到了采收的時候,緊接著還要種下一茬。在家閑著也是閑著,在這里打工能掙份收入,補貼家用,工資待遇也不錯。”
紫云南郡社區的草莓基地,同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一顆顆飽滿鮮紅的草莓點綴在翠綠的葉子間。基地負責人吳小元介紹,大棚草莓從今年1月就開始陸續成熟,采摘期一直能持續到4月底,周期較長,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吳小元還自豪地說:“現在正值采摘旺季,每天能采摘四五百斤。我們基地面積有20多畝,分前期、中期、后期三批種植草莓。我們引進了浙江農科院培育的月秀、黑珍珠、帝王莓等優良品種,這些品種口感絕佳,市場反響很好。”
近年來,漢陰縣將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作為工作核心,圍繞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特色化,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完善和延伸產業鏈條,逐步構建起集生態農業、休閑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模式,更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