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胡仕勇)近年來,漢陰縣全力聚焦“三個年”活動,采取“保姆式”服務、“體驗式”招聘、“訂單式”培訓、“直通式”補貼、“聯動式”維權五大舉措,推進落實“送服務、送培訓、送政策、送維權”四送工作,實現了由“等客來”向“到企訪”,為園區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社支撐。
漢陰縣明確每名領導包抓園區產業鏈重點企業,為每家企業配備1至2名“人社服務員”,服務專班每月至少上門對接一次,常態化做好用工保障、政策宣傳、社保服務等工作,認真落實“真心實意優服務、真金白銀給支持、真抓實干見成效”,提供“隨叫隨到、不叫不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保姆式”服務,形成“企業有需求、人社有服務”的良好局面。目前,服務專班進園區累計開展調查研究26次,共計對接服務企業152戶,收集解決企業需求30余條。
為有效破解園區企業招工難問題,積極探索員工招聘新途徑,采取“體驗式”招聘模式,組織求職人員走進園區、到車間現場體驗觀摩,了解工作流程、產品情況、福利待遇、工作生活環境及企業現狀前景,讓求職者與企業“面對面”洽談、“零距離”交流,實現人崗精準匹配。截至目前,已舉辦“體驗式”招聘會3場次,為35戶企業招聘員工260余人,解決了企業招工難問題。
針對企業普遍存在的“用工難”問題,探索由“引才”向“育才”轉變,深化校企合作,依托技能培訓學校開展“訂單式”定向培訓。在省人社廳技校指導中心的幫助指導下,漢陰經開區同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安康市技工學校等產業鏈相關技工院校召開校企合作對接會議,收集陜西永豐特種紗線有限公司、安康市凱安玩具有限公司等33家園區企業互聯網營銷師、數控機床、工程機械維修、質檢等356個技能人才需求及技能培訓需求,雙方圍繞人才培養、畢業生就業、科研合作簽訂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議。
推行“免申即享”“直補快辦”模式,加快各項就業補貼審核。兌付企業房租、水電、一次性崗位補貼等就業獎補499.3萬元,為16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5100萬元,兌付財政貼息資金125萬元,及時解決了企業融資困難,減輕了企業運行成本,在當前經濟壓力下行的時候,穩定了企業就業崗位,園區企業呈現出穩中向好發展的態勢。
發揮漢陰經開區“全國工作突出基層勞動人事調解組織”金字招牌示范作用,推進仲裁志愿服務進園區、和諧勞動關系服務進園區,統籌人社、經開區、工會、司法、法院等部門力量,建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院審理有序銜接閉環止紛爭機制,推行“仲裁調解+協商調解+人民調解+訴前調解”多元聯調,打造調裁審“一站式”閉環解決爭議通道,一條龍接力化解,讓企業和勞動者解決爭議“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地”。通過變單一調解“獨角戲”為多元聯調“大合唱”,抓早抓小抓苗頭,合法合理調糾紛,就近就地化爭議,真正實現暖心服務、多元調解、非訴化解、閉環止紛。截至目前,已接待政策咨詢、投訴建議等800余人次,排查預防調處糾紛150余起,90%以上就地調解處理,10%就地裁審解決,確保了“爭議不上行、風險不外溢、矛盾不上交”,全力護航園區企業平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