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建霞 劉東
每年立夏以后,水溫逐漸升高,水產養殖也隨之步入繁忙的時節。日前,漢陰縣在豐都殿水庫舉行桃花魚苗種投放儀式,1000萬尾桃花魚苗陸續被投入到漢陰各個養殖水庫。
在陽光照耀下,水面波光粼粼。工作人員沿著流水滑道,小心翼翼地將一尾尾桃花魚苗種投放到豐都殿水庫中,魚兒在水中歡快地游動著,為這片寧靜的水庫帶來生機與活力。此次投放的桃花魚不僅適應能力強、存活率高,而且還具有成長快、周期短、養殖成本低等特點,上市后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今年投放的1000萬尾魚苗,預計商品魚產量在60萬斤,產值1200萬元左右。
“桃花魚作為漢陰本土魚,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本地就有良好的消費市場。同時,桃花魚養殖周期短,從投放到上市只要四個月時間,我們同縣內水產品加工企業簽訂銷售訂單,實現產、銷無縫對接,通過國企示范帶動,促進我縣桃花魚產業大發展,最終實現集體和群眾增收,桃花魚產業增效。”漢陰縣農村供水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定龍介紹。
漢陰縣地處秦巴腹地,漢江、月河分流其間,水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基礎條件。近年來,漢陰縣搶抓機遇,大力發展水庫養殖、池塘養殖及稻田共養等模式進行水產養殖,將生態漁業作為全縣農業主導產業之一。2023年全縣水產品產量7245噸,產值1.3億,全縣生態漁業全產業鏈產值3.44億元,水產養殖帶來的經濟收入為全縣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同時,在此基礎上圍繞“特”字,做足水產養殖發展新文章,先后引進澳洲淡水龍蝦、南美白對蝦等特色水產品品種,此次更是錨定桃花魚巨大市場潛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拓寬漁業發展新道路。
“我們立足漢陰資源稟賦,大力發掘本地桃花魚發展潛力,統籌謀劃桃花魚產業發展,以生態為根基,以市場為導向,按照‘聚焦漢陰桃花魚這一品種,打造一條以漢陰桃花魚為主的生態漁業全產業鏈,培育一批市場主體,策劃包裝一批項目,樹立好漢陰桃花魚這一品牌’的五個一總體思路,穩步擴大養殖規模,對全縣具備養殖條件的水庫、池塘做到應養盡養、能養盡養,優化產業結構,豐富產業業態,延長產業鏈條,全力做好苗種繁育和深加工,促進生態漁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提升產業效益。力爭通過2到3年時間初步建成以漢陰桃花魚為主的漢陰生態漁業發展全產業鏈,實現生態漁業倍增目標。”漢陰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沈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