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熊樂 徐歡
每到春天,漢陰這座陜南小城處處花香四溢、綠意盎然,小村莊內更是風景如畫,整潔的道路、清新的空氣、勤勞的人們,組合成一幅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鄉村畫卷。
漢陰縣漩渦鎮大力發展鳳堰古梯田景區,將移民文化和自然資源轉化為經濟效益,促使鄉村旅游快速發展。走進漩渦鎮堰坪村,仿佛置身于一個天然氧吧,村民們在自家門前的小院子里種植著各種蔬菜和花卉,不僅美化了環境,還增加了收入。“現在路修通了,我們門前環境也好了,村上給我們搭的葡萄架還有籬笆,來我們這里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我們打掃得也干凈,現在環境好了游客也多,給我們也增加了收入。”漢陰縣漩渦鎮堰坪村六組村民李昌菊說。
與此同時,漢陰縣平梁鎮蔡家河村一直以來都有種植櫻桃樹的傳統,村內自然資源豐富,加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游玩,看到這一趨勢的村民們,紛紛加入旅游服務行業的隊伍中,他們利用自家的房屋開設農家樂,為游客提供地道的農家菜肴,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鄉村的寧靜與美麗。
“我開了個農家樂,每天都有一兩桌客人,媳婦也會弄一些農家小菜,游客非常滿意,我們的收入也提高了。”漢陰縣平梁鎮蔡家河村村民胡龍平笑容滿面地說。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這些村莊煥發出旺盛的生機與活力。村民們不僅提供住宿和餐飲服務,還積極銷售自家的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豐富著鄉村經濟形態。這些產品既具有濃厚的鄉村特色,又體現了當地的文化底蘊,為村莊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村上給我們把籬笆安裝好了,我們在地里干活心情也好,自家的土特產,干菜、臘肉、雞蛋、土雞都不用到城里去賣,在自家門前游客就買空了。”平梁鎮蔡家河村七組村民尹秀菊說道。
近年來,漢陰縣持續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不斷完善鄉村公共基礎設施,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時充分利用當地的農耕梯田、民族文化和自然風光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