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文婷 徐歡
近年來,漢陰縣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優勢,因地制宜,探索致富新路子,引進龍頭企業發展吊袋黑木耳種植,為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
陽春三月,漢陰縣蒲溪鎮公星村益康現代農業園區的菌棚內暖意十足,以桑枝秸稈作為原材料制成的圓柱形黑木耳菌棒一串串懸掛于菌棚內,遠看仿佛小木耳住進了一棟棟高樓,一架架黑木耳菌袋正“點化成金”在這里扎下“致富根”。
“我們漢陰縣是一個蠶桑大縣,好多合作社他們修剪的桑枝成了廢棄物,第一不允許焚燒,第二秸稈得不到利用,我們發現這個問題之后,通過實驗、示范,去年已經做了一批,做了10萬袋。今年通過幾個社區的桑枝回收,回收后自己粉碎,共制成了吊袋木耳25萬袋。”漢陰縣益康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顏玉斌說到自己的吊袋木耳時信心滿滿。
“去年制的袋,現在正剛剛出耳,預計每一袋能產干木耳1兩8至2兩左右,產值能達到五塊五至六塊錢。”眼下,去年制成的第一批10萬袋木耳已經成功出耳,顏玉斌穿梭在菌棒行列之間,看著一袋袋菌棒上密密麻麻地布滿肥厚光亮的木耳,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益康現代農業園區的吊袋黑木耳種植是一種創新的農業技術,菌棒采用懸掛擺放的方式,在相同面積下,其擺放數量是傳統地栽木耳的3倍以上,不但節省了土地資源,還提高了木耳產量。同時,立體吊袋栽培模式不僅讓黑木耳在生長過程中避免污染,且懸掛生長的木耳采摘時省時省力,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