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友松 沈康
“小區需要建設電動車充電樁,解決電動車進樓和飛線問題……”在漢陰縣城關鎮新城社區鑫安花園小區內,居民們對電動車充電樁的愿望呼聲很高。收到群眾的訴求,新城社區黨組織及時將“解決電動車充電樁”列為2024年社區“10件實事”之一。
近日,筆者走進城關鎮各城市社區,看到“三務”公開欄上公示的社區“10件實事”,上面詳細記載了實事內容、責任單位、完成時限、責任人等事項。
鳳臺社區第一件民生實事,組建社區老年大學腰鼓隊;李家臺社區第一件民生實事,繼續做好果蔬大棚和社區食堂產業發展,帶動社區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不少于1000人次;西街社區第二件民生實事,協調解決北城新苑小區破損道路修復改造工作……
一張張社區“10件實事”清單,涵蓋了物業管理、老舊小區改造、群眾文化生活、社區環境整治等多方面內容,是漢陰縣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生動實踐。今年以來,漢陰縣鞏固深化“五同”機制,以社區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切入口,組織社區黨員群眾代表、業委會代表、物業企業成員等共同研究確定社區“10件實事”。目前,該縣8個城市社區共確定2024年“十件實事”80件,各項承諾實事正在穩步推進中。
“在社區‘10件實事’實施過程中,我們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結合,聚焦需求、聚集資源、聚合力量,構建起‘需求摸排、聯動研判、分級審核、公開承諾、三色推動、評估問效’的‘六位一體’閉環管理機制,確保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漢陰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培說。
據悉,2023年該縣以“五同”機制為統攬,緊扣社區“10件實事”,聚焦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先后辦成了一批以社區食堂、紅色驛站、老舊小區改造、電動車充電樁、適老化改造等為代表的民生實事80件,119家雙報到單位和1300余名在職黨員干部下沉8個城市社區,領辦群眾“微心愿”568件,切實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不斷提升城市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水平,繪就城市社區治理“幸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