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智發 王建霞
漢陰縣近年來圍繞石墨新材料、輕紡新材料、建筑新材料等產業建鏈,聚焦綠色發展,加速構建集群式發展新格局,使新材料產業在漢陰經濟發展中的輻射力、帶動力、影響力持續增強。
3月13日,在漢陰縣等靜壓特種石墨項目建設現場,挖掘機揮舞舉臂,渣土車往來運輸,多名建設工人忙碌在各自的區域……現場一派繁忙的建設場景。
自春節假期結束以來,該項目迅速掀起建設熱潮。目前該項目的鋼構主體已經完工,關鍵設備已經安裝到位,預計5月份建成投產,整個項目建成投產后,產值能達10億元以上。
新材料產業是漢陰縣確立的首位產業,其中碳基材料科技含量高、產品價值高、市場需求大,是漢陰縣發展新材料產業鏈中的重點建設項目。自等靜壓特種石墨項目落地以來,漢陰縣確定培育方案,制定“作戰圖”,把安康太倫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該縣首個10億級碳基新材料鏈主企業進行培育。
安康太倫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宗利說:“目前,我們特種石墨項目突破了技術瓶頸,國內該產品的直徑是在1.1米,我們的產品可以達到1.3米以上。我們設備也是國內最頂尖的設備。我們有信心把產品做到國內領先的水平。”
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找準產業發展“賽道”至關重要。在發展新材料產業中,漢陰縣強化科技創新,讓產業發展進一步“準起來”“特起來”“強起來”。在位于漢陰縣的陜西永豐特種紗線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年產量達5000噸以上木纖維和竹纖維的包芯紗,是全縣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又一重點項目。
走進陜西永豐特種紗線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忙碌地穿梭于機器間,雙手不時地調整著紗線。據了解,該公司位于澗池鎮軍壩村,是一家主要從事包芯紗研發、生產和銷售,紡織原料、面料的購銷和紡織設備進出口的現代化企業。
“目前大家看到的是我們2023年11月份新進的生產線,該生產線相比較原來的工藝能更好地確保紗線的品質,而且能降低我們的能效和工人的工作量。”陜西永豐特種紗線有限公司負責人孫志軍介紹。
通過原材料創新、工藝創新、產品設計創新、價值創新、裝備創新等多種方式,永豐特種紗線公司打破邊界,多元融合,推動了差異化紗線的品類升級和功能提升,催生了一批批國內外前沿流行的天然、環保、舒適性新品,尤其是公司新研發的PBT高彈絲已經在紗線領域得到廣泛使用。“PBT高彈絲項目的建立,可以更好地為永豐紗線提供穩定的原材料供應,兩家企業在一起可以更好地降低運輸成本和一些輔料的成本,從而能降低永豐紗線的部分生產成本。”望著整齊的生產廠房,孫志軍眼里充滿了信心。
近年來,漢陰縣搶抓全市新材料千億產業集群建設機遇,突出項目驅動,優化要素保障,推動新材料產業集群成鏈。目前,全縣新材料產業規上工業企業共39家,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4家。截至2023年底,全縣新材料產業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7.16億元,占全縣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46%,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
“我們將搶抓‘雙碳’目標深入實施和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機遇,聚焦全市新型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目標,重點圍繞助企紓困、培育提升、科技創新等方面精準發力,積極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大‘五上’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力度,不斷提升新材料產業鏈整體質量和發展水平。”漢陰縣經貿局局長方和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