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東 賀珍珍)為維護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漢陰縣全面開展“滅燈”行動,關閉“美顏”還食物“本色”。
“生鮮燈”作為一種冷光源,通過增加特定顏色發光,幫助肉類、海鮮、果蔬等提色增亮,使之顯得新鮮誘人,讓消費者難辨食物真面目。近日,漢陰縣人民檢察院接“益心為公”檢察志愿者歐先生提報線索稱,其在購買鮮肉時,發現商家違規使用“生鮮燈”,影響消費者對肉類食品新鮮程度的判斷,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收到線索后,漢陰縣人民檢察院立即開展調查核實。經查,縣域內多家商戶在銷售肉類等生鮮食用農產品時,違規使用“生鮮燈”,誤導了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根據相關規定,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漢陰縣人民檢察院向漢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送達了檢查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
在收到漢陰縣人民檢察院的檢查建議后,漢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安排執法人員進入市場調查,并開展“生鮮燈”專項整治行動,力求還食物一個“原貌”,讓消費者能看得更清、買得安心。
為進一步規范市場,保障廣大群眾的合法權益,漢陰縣人民檢察院與市場監督管理局,后期將持續對縣域內售賣生鮮食用農產品的經營者,開展專項普法宣傳,引導經營者合法合規經營,營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