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黃智發 王建霞
隨著春節的腳步日益臨近,家家戶戶都沉浸在籌備年貨的喜悅之中。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也在這個時間段陸續上演,在漢陰,臘腸、熏雞等臘味兒是各家各戶春節餐桌上的必備佳肴,年味漸濃,臘味也開始香飄四溢。
眼下,漢陰城內大大小小的香腸加工店,已經開始忙碌起來。在城東一家鮮肉店,前來灌香腸的市民絡繹不絕,相比自己在家制作年貨,代加工價格實惠,還能省去許多麻煩,因此很受歡迎。
“肉比較新鮮,性價比也比較高,他們家灌香腸灌得特別好,好幾年的灌香腸老師傅,灌出來的香腸口味特別好,我前期灌了幾十斤,現在吃完了,我今天又打算灌個二三十斤,過年吃。”市民秦女士一邊挑選制作香腸的肉一邊笑著說道。
要想香腸味道好,選好材料是關鍵。灌臘腸選擇三分肥七分瘦最好,既不會太油膩,也不至于太柴。將腸衣套在灌腸機上,腌制后的肉餡放進專門的機器,肉沫被慢慢注入腸衣,最后打上結,不一會兒,一節香腸就制作完成了。最后用牙簽在腸衣上扎些小孔放在通風的地方晾曬,十來天,風干后才算大功告成。
“我們主要賣新鮮豬肉為主,做當地的特色香腸,五香、麻辣,最多的時候一天能做到800多斤,每天基本上都是忙不過來。”鮮肉店負責人劉俊說。
進入臘月,位于大山深處的鐵佛寺鎮共同村也熱鬧了起來,一大早,共同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章漢和工人們正忙著加工制作熏雞,據加工師傅曹承香介紹,熏雞是將在桑園地露天放養的土雞屠宰后,輔以農家秘制佐料腌制,并進行晾曬、煙熏,制作出的熏雞色澤金黃、肉質緊致、口感極佳。2021年開始,共同村合作社利用生態優勢,以當地散養土雞為原材料,用傳統的熏制臘味的工藝開始制作熏雞。
臘味飄香的年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體現,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近年來,隨著年貨的大力推廣和發展,漢陰縣越來越多的特色農產品走上更多人的餐桌,銷路的打開,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傳承傳統老手藝的行業當中,更成為一方群眾增收致富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