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輝
日前,漢陰縣城關鎮三元村“道德銀行”積分兌換超市迎來了第四季度兌換獎勵的村民。51歲的老李用12個積分兌換了3袋洗衣粉和2條毛巾,他是村里熱心生態環保公益活動的好村民,也是鄰里鄉親眼中的好榜樣。
近年來,漢陰縣城關鎮三元村圍繞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新農村社會治理體系,探索創立“道德銀行”,結合遵紀守法、志愿服務、孝老敬親、移風易俗、生態環保、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勤勞致富、鄰里和諧等內容,以“道德可積分、文明可加分、善舉可得分”把道德行為量化賦分,讓德者有得,讓文明有價,釋放了鄉村善治活力。
為推動“道德銀行”落地生根,惠及廣大村民,該村不斷總結積累經驗,構建“兩評一核”“兩監督一公示”的評議體系和“一月一評比、一季一兌換、一年一表彰”工作機制,經過村民自評、道德評議會初評、村黨支部審核后,在村民代表和監委會的監督下將相應積分建立臺賬,存入村民“道德銀行”的戶頭。評選出的各類“道德模范”根據道德積分兌換日常生活用品,既讓群眾受到教育和感化,又營造了比學趕超濃厚氛圍,受到廣大村民群眾的一致稱贊好評。
該村道德理事會成員張隆彥介紹,“道德銀行”自運行以來,堅持獎善行立標桿、罰陋習明底線,通過“紅黑榜”搞評比,喚醒了村民見賢思齊、愛憎分明的榮辱意識,逐步實現了評選一個、影響一群、帶動一片的目的。目前,從生態環保到孝老敬親,從鄰里互助到志愿服務,村民都能積極主動參與共建共治,全村上下除陋習、樹新風氛圍濃厚,鄉村文明道德之風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