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羅傳勇)一只體溫快測槍、一個藍口罩、一支黑色簽字筆、一張疫情防控返漢(蒲)人員入戶信息排查登記表,如每天一樣,蒲溪鎮交安辦干部魏青和公星村干部徐群艷二人帶著自己的防疫工作“老四樣”出了門。
“家里最近有中高風險地區返鄉人員嗎”“你的新冠疫苗第三針間隔期已滿,該去接種啦”“你知道你住的周圍有誰是從紫陽回來的嗎”“請你在登記表上簽名確認一下信息”“感謝你的配合和支持”,這幾句話魏青和徐群艷二人已不知說了多少遍。因她們所負責的公星村五六組人口流動性較大,加之近期有因外出務工去紫陽縣采摘茶葉的村民返鄉,她們格外留意每戶的人員變動情況。
自3月26日上午市、縣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后,蒲溪鎮黨委政府迅速落實上級有關要求,不斷強化、規范對疫情防控的管理力度,緊盯薄弱環節,壓緊壓實責任,將農村地區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嚴格按照“屬地管理”、“誰聯村、誰負責”和“包村負責制”工作機制,各聯村領導、包村干部要迅速到所聯村傳達會議精神,堅持“村自為戰”,精準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和排查工作責任,全力筑牢轄區疫情防控管理工作“防火墻”。
“蒲溪鎮作為漢陰縣的東大門,也是全縣鄉鎮唯一的高速出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里成了外來流動人口和返鄉人員的集聚中心,人員變動快、流動性大,日常管控難度尤其大。為了確保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信息準,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全鎮所有的包村干部和各村(社區)干部組成60多個入戶信息排查組,對各組包片區域人員開展全覆蓋、無死角、地毯式摸底排查,對發現的外來人員或返鄉人員,當場查驗“一證兩碼”,即“核酸陰性證明和行程碼、健康碼”。在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下,逐戶逐人挨個登記,詳細記錄人員的姓名、性別、組別、身份證號、體溫、聯系方式、成員信息、來源地址、外出旅居情況等,要求村民和干部雙簽名。”蒲溪鎮相關負責人說道。
目前鎮村干部仍在全面摸排過程中,通過了解轄區內人員第三針疫苗接種情況,并督促村民及時去接種疫苗,向村民開展面對面宣傳教育,提醒村民加強重視,及時做好衛生預防工作,盡量不要到人流密集場所活動,出門戴口罩等。提高村民自我防范意識和對防疫工作的重視,切實把精準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家庭、每個人,傳遞戰“疫”正能量,形成人人參與,齊抓共管的全民防疫氛圍。
下一步,蒲溪鎮黨委政府堅持“疫情防控常態化”工作理念,繼續構建完善鎮、村(社區)、組、“網格”縱向銜接橫向聯動的聯防聯控網格化管理體系,確保防控觸角延伸到各個領域、每個“細枝末節”,用實際行動為全鎮群眾構筑安全牢固的防控銅墻鐵壁,確保全鎮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