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黃鑫)連日來,漢陰縣文旅廣電局按照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統一部署,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傳承好、發揚好,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牢記初心使命,傳承紅色基因,確保黨史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扎扎實實學黨史。在“ 八個一”中提升標準和確保質量。即:有一個以黨組書記為組長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有一套符合全系統實際的黨史學習教育方案,每名干部有一套黨史學習教育資料,統一為全系統黨員干部定做一個黨史學習教育專用筆記本,有一本“我為群眾辦實事”臺賬,有一份“我為群眾辦實事”承諾書,舉辦一次“感黨恩、跟黨走”群眾性主題活動,開展一次有特色的“紅色教育”研學,學習教育不走過場。
知行合一悟思想。根據自身在黨史學習中的所思所悟所想,結合工作實際相互交流、相互啟發,全縣文旅系統干部職工紛紛表示,要以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革命先烈為榜樣,以實際行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務求實效、走在前列。堅持把學習黨的歷史作為必修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深刻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深入領會“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砥礪初心使命、加強黨性修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忠誠信仰者、踐行者,不斷把學習教育引向深入。
牢記宗旨辦實事。結合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活動。堅持做好“結合”文章,防止學用“兩張皮”。堅持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動力,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以更加務實作風、更加管用舉措,把為民辦實事與全縣文旅工作統籌結合,切實讓文化旅游發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群眾。先后謀劃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事清單4項。策劃舉辦慶祝建黨100周年暨小城夜色特色群眾文化系列活動185余場。三沈紀念館、沈氏家訓展覽館接待省市縣各級黨政、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和眾多外地游客及旅行團隊到兩館參觀學習、主題教育活動30余場次、2萬余人次。油菜花旅游季累計開展活動20余場次,帶動賓館、酒店、農家樂等行業收入大幅增長,2021年3月較2019年同期游客接待增長近25%,接待收入增長近18%。在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時,適時開展“送戲進萬村”、農村公益電影和紅色主題電影展演等文化惠民工程,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新向往。
融合發展開新局。今年以來,全縣文旅廣電系統在常態化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同時,積極推動文化和旅游市場振興,各項重點工作在高質量發展中育新機開新局。景點打造成果不斷呈現,蒲溪盤龍桃花谷、城關鎮趙家河千畝脆李園、花遇灣牡丹園景區建成并順利開放,開園迎來了大批游客。春季油菜花旅游季強勢推動,引爆了春季旅游市場,各大景區人流和客流量明顯恢復,促進了全縣經濟的復蘇,景區的客流量和接待量都較往年有較大幅提升。以油菜花旅游季為平臺的系列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在鳳堰古梯田景區老君觀游客服務中心舉行了2021年安康春來早暨漢陰油菜花旅游季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和漢陰縣“云海梯田·鳳堰之春”——鳳堰鄉村民謠音樂會等活動,大幅增加了農民收入。四是產旅融合成果明顯。同時,開展了與西安、安康等旅游市場、專業旅游協會的市場對接合作工作,積極推動了鳳堰古梯田景區運營和招商引資工作,為漢陰文旅產業發展增加了新亮點,為全縣經濟發展迎來了新機遇,以黨史學習教育扎實成效獻禮建黨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