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鄧永新
“去年我家第一批掛果的3000多斤獼猴桃賣了將近2萬塊錢,是全村銷售收入最多的農戶。”漢陰縣觀音河鎮義興村村民劉美全說。
劉美全今年56歲,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2年多以來,他把心思都花在種獼猴桃上面,有了自己的事業。2017年種植獼猴桃之前,劉美全一直在外務工,既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還照顧不到家,他想回到家鄉,卻苦于沒有出路。偶然間,他回鄉探親時看到過別人大規模種植獼猴桃,于是了解打聽了很多關于獼猴桃的市場行情和管理經驗。再加上家鄉野生獼猴桃很多,劉美全產生回家鄉種獼猴桃想法。
就在這時候,觀音河鎮黨委政府幾次組織干部群眾到關中地區周至縣學習獼猴桃種植管理經驗,又聯系到陜西福地牧業有限公司,由該公司提供優質獼猴桃種苗翠香,并提供統一管理、統一技術服務,簽訂4元每斤的保底回收合同。企業的這些服務舉措徹底解除了劉美全的后顧之憂,他決定回家種植獼猴桃。
2017年秋季,劉美全試著流轉了兩戶農戶的土地,種植了20多畝獼猴桃,到2019年掛果的就有10畝地。由于這10來畝地是第一年掛果,要控制掛果量,防止苗木生長受到影響,每株獼猴桃的平均產量差不多18斤左右。
至于種植獼猴桃的技術問題劉美全也不擔心,陜西福地牧業有限公司還專門安排了有著30多年獼猴桃種植經驗的技術員楊緒民到鎮服務,每當劉美全遇到技術難題時,楊緒民就到劉美全家中指導。為幫助劉美全徹底解決技術問題,有時候楊緒民在他家連續指導好幾天,直到問題徹底解決為止。
為了把獼猴桃種好,劉美全花費了不少心血和打工積攢的資金。在各項開支中,最大的方面就是人工工資支出,從獼猴桃苗木種植,再到除草、施肥等田間作業管理,人工工資就支付了7萬多塊。再加上其他方面的投入,兩年的開支就有近10萬塊錢。
這幾年種獼猴桃,劉美全一家人都在辛勤地努力著。由于獼猴桃一年要除草四次,除開請人除草,劉美全和妻子兩人一年都在地里忙碌著。地里的活稍微輕松一點,劉美全就在周圍打點零工,哪怕每次只能掙兩三百塊錢,他也會把這些錢投入到獼猴桃種植上面。
“之所以這么拼,是因為我一心想把獼猴桃種成功,我要干自己的事業,給家人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兩個上大學的兒子也在假期回家幫忙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這更加堅定了劉美全的信心。
為了擴大收入來源,劉美全還嘗試在獼猴桃里套種其他農作物,比如說辣椒、花生、黃瓜等短期見效的農作物,這些農作物收獲后就可以馬上變成現錢,劉美全又把這些資金投入到獼猴桃種植上,這樣既充分利用了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我希望把現在的種植規模進一步擴大,有了政府支持,我一定能把獼猴桃種好,爭取過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