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輝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漢陰縣高齡、殘疾、慢性病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日益增多。作為職能部門,漢陰縣民政局積極推行“醫養結合+兜底脫貧”模式,為特困供養人員提供了高質量有尊嚴的養老服務,全面夯實了“兜底保障脫貧一批”的脫貧政策。
織起醫養結合大格局
近年來,漢陰縣民政局先后投入400余萬元推進農村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護理設施改造試點工作,在縣中心敬老院和縣蒲雙區域敬老院建立特困供養人員養護中心2所,集中供養失能、半失能特困供養人員92人。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與蒲溪鎮衛生院、同濟醫院達成合作協議,由敬老院提供場所、辦公設備,設立醫務室、康復室;由醫院向每個供養中心派駐1名全科醫生和1名執業護士,提供診療康復設備和常用、急救藥品,并按失能人員1:2與半失能人員1:3的比例培訓配備護理人員,全面提升養護中心基礎護理、醫療健康及生活照料等服務水平,使特困供養人員享受到高質量的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的“雙重保障”和“一站式”服務。
開發公益崗位助脫貧
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開發公益性崗位,面向建檔立卡貧困戶公開招聘,招聘對象中尚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優先,幫助貧困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讓最需要就業的人去幫助最需要幫助的群體。護理人員集中培訓后持證上崗,每人每月上崗15天,月工資2000元,上滿30天,月工資4000元,實現了“以貧帶貧、以崗脫貧”的目標。據了解,轄區敬老院共有54名貧困戶上崗,其中11人為殘疾貧困戶。實現了特困人員供養服務和脫貧攻堅雙贏的目標,在推行“養護”一體化養老服務模式,夯實“兜底保障脫貧一批”政策,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新動力。
促進兜底質量大提升
近年來,由漢陰縣民政局的牽頭,其他部門通力協作,先后籌集350余萬元資金對養護中心進行房屋裝修,配備電視、空調、暖氣設備,足額安排敬老院養護中心辦公運轉費用,全額保證護理人員工資按時發放,全力夯實“一站式”現代康養服務運行基礎。為保證護理人員盡職盡責,養護中心制定出臺了《護理人員工作規則和工作流程》《護理人員管理辦法》等制度規范,建立了獎罰雙向激勵機制,對護理員實行“兩院”雙重管理和積分制考核,考核結果與工資薪酬相掛鉤。通過定期開展護理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有力激發了護理員為入住特困供養人員在飲食起居、醫療護理、心理安慰、臨終關懷等方面提供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確保了特困供養戶活得更有尊嚴、更有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