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支軍)距離漢陰縣城60公里的漩渦鎮大漲河村屬深度貧困村,2018年以來,大漲河村在市、縣、鎮各方謀劃指導下,根據村內資源稟賦和群眾發展意愿,提出產業發展“四個一千”規劃(即發展茶葉、拐棗、甜玉米、特色經濟林果各一千),干部群眾齊心協力推動規劃落地實施。

在抓茶葉產業發展上,該村規劃思路突破行政村村界限定,從全鎮、全縣產業發展規劃中找準位置,依托適宜茶葉生長的自然條件、本村已建成茶園和周邊現成茶企及國家扶持利好、群眾積極性高的優勢,堅定不移發展茶葉產業。投入大漲河流域最優土地,用好產業扶貧資金,全力實現茶葉集中連片發展、茶園集約經營、產業鏈上下游配合的目標。為此,村內確定了2名村支部委員分片牽頭負責,“四支隊伍”成員全員全程參與,依法成立、規范運營大漲河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在茶葉規劃區域內逐戶流轉土地,使用貧困戶勞動力栽植茶苗、協議管護茶園。
截至目前大漲河村已改造老茶園、新建茶園440畝,村集體合作社流轉收儲農戶土地600畝,計劃于秋季完成茶葉建園計劃。拐棗方面,個人拐棗合作社及農戶零散種植有1050畝,已與農業園區企業簽訂收購協議。甜玉米方面,借助“鎮園聯盟”平臺發展訂單生產,利用建成茶園套種甜玉米。特色經濟林果方面,已發展有花椒、黃桃、核桃、板栗、油茶經濟林果1000畝左右。另有村民零散養蜂,蜂蜜品質優良,市場供不應求。
在“四個一千”規劃落實中,大漲河村不遺余力地把貧困戶嵌入產業發展各個環節。貧困群眾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租金、勞動務工獲得工資、生產(生活)服務獲得收入、產業管護獲得薪酬、帶資入社獲得股息、家庭種養獲得收益”“六個獲得”,搭上產業價值變現“列車”,拓寬了增收渠道。現在大漲河村耕地資源利用率已達50%,初步形成了茶葉為主、多業為輔的產業結構,戶均擁有產業園2畝以上,夯實了脫貧摘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