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歐定揚)為充分發揮文化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扶志氣、強志向、增智慧”的作用,全面提升貧困地區文化建設水平,今年以來,漢陰縣文廣局系統各單位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延安精神,壓縮單位各項辦公經費,緊縮各項開支,把節約下來的錢用于聯系幫扶貧困村的文化建設,提升了貧困山村群眾的文化生活質量、品味,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內容,深得貧困群眾的歡迎和喜愛。
9月13日,漢陰縣文廣局把節約的一萬余元經費所購置的2套辦公電腦、一套衛星電視高清播放設備、一架電子琴、2把二胡、3個大鼓、兩面大銅鑼、8面小銅鑼、6副銅鈸、5支長笛、兩個大音箱全部運送到幫扶的貧困山村——漩渦鎮中銀村。
為了發揮文化設備設施在扶貧先要扶志與智中的教育鼓舞作用,漢陰縣文廣局駐村工作隊員,首先從群眾喜愛易學的廣場舞、探戈雙人舞、恰恰舞教起,自8月中旬以來,每當夜幕降臨,空曠的中銀村村部廣場便響起了悠揚的舞曲音樂,隨著一支支歌舞音樂的播放,時而激越歡快,時而舒緩優雅,頓時將冷清的山溝溝激蕩起一層層文化與文明的漣漪。昔日面朝黃土背朝天,整日與鋤頭為伍、與鍋臺打交道的小姑娘、小媳婦、小伙子等山村兄弟姐妹,帶著羞澀但喜悅的心情,跟隨著節奏明快的舞曲跳起了“蹦嚓嚓”。他們雖是白天一身泥水汗水的農家兒女,但在駐村漢陰縣文廣局干部的耐心輔導下,他們學習舞蹈的悟性也很高,進步很快。通過幫扶干部半個多月的傳幫帶,30余名中銀村的小姑娘、小媳婦、小伙子已經學習掌握了迪斯科廣場舞、探戈雙人舞、恰恰舞蹈的基本要領。現如今,一到夜幕降臨燈火初上,勞動歸來的中銀村年輕人,他們忘卻了一天的辛勞,也要跳上幾支舞蹈。每當舞曲唱響,還有許多不會跳舞的中老年鄉親也前往村部廣場聆聽優美的舞曲音樂、欣賞年輕人的翩翩舞姿,以消除一天的疲倦,愉悅自己的身心,全村群眾脫貧攻堅的勁頭倍增,精神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