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廣哲)選派好干部、駐村扶真貧。漢陰城關以脫貧攻堅統覽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以“七個一批”為引領,把發展產業作為脫貧的治本之策,把扶貧搬遷作為脫貧的關鍵舉措,把生態建設作為脫貧的重要依托,把發展教育作為脫貧的長久之舉,把保障兜底作為脫貧的堅實基礎,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明確目標任務,設定時間表,用兩年時間,實現全鎮925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越線,4個貧困村和17個非貧困村全部脫貧銷號,穩定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確保貧困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縣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縣平均水平。舉全鎮之力全面拉開脫貧攻堅戰場,銳意打好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全力做好“五個一批”脫貧。一是以發展一批特色產業、實施“一村一品、一戶一業”產業推動鄉村旅游、打造就業平臺、實現“改窮業”脫貧一批。二是改善一批住戶條件。以易地搬遷、配套完善基礎設施、“文明社區”創建為抓手實現易地搬遷“挪窮窩”脫貧一批。2017年底前全面完成1040人貧困人口的搬遷安置任務。三是以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山林經濟,實現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四是以義務教育為主,輔以助學補貼,技能培訓轉移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等為抓手,發展教育“斷窮根”脫貧一批。五是關注農村低保、醫療救助、弱勢群體對象,實現社會保障兜底一批。2016年實行農村低保標準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 2017年實現2659名貧困人口兜底保障脫貧。
三個階段開展工作,一是成立工作機構,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召開脫貧攻堅動員待會。由6名科級領導分別掛聯6個村,成立6個攻堅隊,每隊3名干部與本單位工作脫鉤,進村入戶每月住隊不低于15天,帶著感情真心實意去扶貧。二是摸底拉網式核查,分開致貧原因,按照“一戶一策”制定幫扶措施。各聯村站所負責人為駐村扶貧第一責任人,“一村一業一單位、一戶一策一干部”, 鎮村干部及“三委”成員結對幫扶2-3戶貧困戶,每年12月20日之前,各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將扶貧脫貧工作實效向鎮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進行年度述職。三是圍繞脫貧攻堅總體目標,以貧困村銷號、貧困人口脫貧為目標編制專項規劃,,實施貧困村同企業、貧困村同社會組織結對共建模式,有效承接扶貧政策精準施策,排出時間表,確保脫貧目標任務一年一兌現。全鎮上下圍繞精準脫貧做文章,全面拉開脫貧攻堅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