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子新
從社區工廠的巧手縫制,到數字經濟園的云端“出圈”;從田間地頭的文旅融合,到走向世界的潮玩IP,漢濱文化產業正在繪織一幅產業興、百姓富、城鄉美的錦繡畫卷。
培育數字文產發展新業態
培育數字文化產業市場主體。全區現有陜西隨享團文化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安康分公司、安康三只野貓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數字化特征鮮明的文化企業達50戶。同時,積極引導傳統文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謀劃數字文產項目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一期)項目、印刷包裝生產線數字化改造和文化傳播能力提升項目、 “云媒”文化多元傳播與營銷平臺項目、安康米小點毛絨潮玩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等優質數字文化產業項目建設運營情況良好,推動線上數字運行與線下實體經營融合發展,有力推動實體經濟提質增效、轉型升級,使數字文化產業成為區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加快數字文產園區建設。以計劃總投資3億元的漢濱區數字經濟產業園為依托,聚焦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電子商務、智慧物流等領域,重點推進文化大數據中心建設、數字文化企業集聚發展、電商直播平臺建設及公共文化服務功能建設。目前,首期建成“數字經濟服務中心”和“智慧倉儲物流服務中心”,成立數字經濟產業鏈專家工作站,匯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團隊,助力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為全區數字文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提升文產項目建設新質效
精細“鏈”接文產項目。堅持全地域、全要素、全產業鏈謀劃,聚焦毛絨文創產業強鏈、文旅產業補鏈、數字文化產業培育等重點任務,去年列入年度區級重點建設項目計劃的文產項目23個,總投資24.8億元。今年上半年,已入庫規上文化企業4戶,規上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預計同比增長31%,已與東莞市偉高玩具制衣有限公司、重慶薩拓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簽約,分別聚力打造極制潮品毛絨玩具廠房建設項目和晏壩鎮九條溝農文旅綜合體項目,引進資金2億元。區委宣傳部牽頭征集并匯總全區重大文化及相關產業項目,及早上手謀劃“十五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
精準錨定項目招商。圍繞全區重點文化及相關產業鏈建立全區產業區域分布圖、全國產業轉移分布圖、招商引資項目庫,推動紡織服裝(毛絨文創)百億產業集群加快形成,完善重點文旅招商引資項目落地與重點項目推進協同聯動機制,加大項目落地保障。2024年,簽約毛絨玩具制造、文旅融合發展、休閑娛樂類項目16個,資金達46.5億元。其中,10個項目落地建設,引進資金7.5億元,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9個。
精誠實現項目效益。總投資5.6億元的漢濱區毛絨文創總部產業園,2023年8月被認定為陜西省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已入駐米小點、新偉泰等30余家毛玩總部企業,在各鎮街道下設25個新社區工廠。逐步形成集毛玩生產、文創設計、智能制造、IP賦能、電商運營、出口貿易等于一體的產業鏈、供應鏈和全方位服務體系。2024年,規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達13億元,同比增長35.16%,實現連續3年增速超30%。
建立文產項目服務新機制
強化機制保障。建立了重點項目建設“五個一”(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工作機制,推行“項目管家”幫辦代辦服務模式,將區級重點項目建設成效納入全區年度目標責任專項考核范圍。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對列入文化產業區級重點管理的項目,嚴格履行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和審批規定,推動重點項目發揮帶動示范效應。
優化項目服務。積極落實高質量推進文化產業項目建設十條措施,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雙包一解”(包企業、包項目、解難題)活動,推動毛絨玩具電腦繡花生產線、夜安瀾安瀾公園提升改造項目、親子樂園項目等10個項目竣工,完成投資9.19億元。印發了《漢濱區重點項目全周期管理辦法》,對重點項目按照全周期閉環管理,區委宣傳部制定部門科級領導干部包聯規上文化服務業企業工作方案,建立包聯企業清單、工作臺賬,做好政策宣傳引導,著力推動資金跟著項目走。漢濱區毛絨玩具主題旅游休閑街區被認定為第三批陜西省旅游休閑街區,漢濱區龍頭灣茶語漫游旅游景區被認定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成功申報市級非遺項目8個。
深化文旅融合。漢濱區文化服務業企業活躍于中心城區和各縣(市、區)文旅促銷活動的演繹和展銷現場,毛玩(漢服)文創產品出口占比達90%以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斷顯現。近年來,區委宣傳部注重全區文產企業從業隊伍建設,常態化組織區屬文化企業參加省、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訓,積極組織參加各屆文博會。2024年,組織開展文旅宣傳推介、文化展演系列活動26次以上,共300余場次,受眾達100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