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彭茜
近年來,漢濱區江北街道堅持黨建為筆,飽蘸生態之墨,全力繪就鄉村人居環境的嶄新畫卷,書寫鄉村振興的生動篇章。
“人居環境整治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利民工作,我們村現在道路變得整潔,家家戶戶將門前亂草堆也收拾整齊,種上各類時蔬,既美觀又實用。”長征村周云說道。自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村上整體環境的改善讓群眾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在不斷提升。
走進江北街道的鄉村里,隨處可以看見住戶人家門前用竹子圍起了整齊的籬笆,籬笆墻里是村民種植的蔬菜,規劃得井井有條,呈現出片片綠意盎然的景象;籬笆上還放置的有村民用竹筐晾曬的茶葉、菊花、蘿卜纓等干菜。喜歡樂器的鄉村小樂隊經常坐在籬笆前悠然地拉著二胡、胡琴等樂器;老婆婆們三五成群圍坐在籬笆前編織衣物、摘摘菜、嘮嘮家常,別是一番風景,處處都顯示著一片祥和、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村黨支部勇挑重擔,包聯部門和支部書記帶頭,黨員們紛紛響應,成立了環境整治黨員先鋒隊,積極踐行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精神。對黨員先鋒隊、志愿者、公益崗劃分責任區,清理衛生死角、拆除私搭亂建、綠化美化庭院,積極組織村民參與,帶動群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形成了“黨員帶頭干、群眾跟著干”的良好氛圍。
江北街道還以生態優勢催生經濟優勢,利用村里的自然風光和特色資源,發展鄉村旅游和生態農業,打造了一批農家樂、采摘園等項目,不僅讓村莊美了起來,也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如今,干凈整潔的水泥路通向家家戶戶,道路兩旁鮮花盛開、綠樹成蔭,錯落有致的房屋前,村民們悠閑地曬著太陽,享受著優美環境帶來的幸福生活。為了讓環境治理長效化,還修改了村規民約,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讓愛護環境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如今,漫步在江北街道的鄉村里,干凈整潔的道路、錯落有致的房屋、綠意盎然的庭院,一幅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的畫卷正徐徐展開,“黨建紅”與“生態綠”交織成鄉村振興的最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