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馮誠 魏杰
隆冬時節,踏入漢濱區吉河鎮板廟村,一幅以黨建為筆、產業為墨精心繪就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在眼前徐徐鋪展。板廟村堅定不移地秉持黨建引領理念,緊密圍繞市場需求,將提升質量效益作為核心任務,依托“黨支部+”模式,持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讓村集體的“錢袋子”滿滿當當,村黨組織的“腰桿子”愈發硬朗。
深入推行“三聯”工作機制,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精準指導產業發展,大力支持項目資金投入。通過“支部牽引+部門幫扶+頭雁帶動+群眾參與”的聯動機制,全面整合各方資源。深入挖掘自身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確立了“糧油、香菇、黃金葉”三大主導產業布局。著重抓好兩委班子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全力確保組織運行規范高效。對黨員進行分類量化考評,積極組織黨員和能人大戶參加各類教育培訓和實地參觀學習,不斷提升黨員引領發展的能力。創新構建“黨支部+農業產業鏈”模式,整合本村、幫扶單位市財政局及聯建的桐車村村黨支部的資源,開展支部共建、黨員結對等活動,將黨員精準安排到產業鏈上,充分發揮帶頭示范作用,有效凝聚了黨員、干部、經營主體和農戶的發展合力。
板廟村黨支部充分發揮產業聯農帶農益農的關鍵作用,從致富能手、本土大學畢業生、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退軍人等群體中,選拔出懂經濟、會管理的優秀黨員和能人大戶領辦產業。通過群眾土地入股、與脫貧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等方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圍繞食用菌、糧油、烤煙三大主導產業,板廟村積極推行“黨支部+企業(合作社)”模式,吸引企業、合作社、生產大戶和家庭農場等各類經營主體踴躍參與,實現利益共享、共同發展。
為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生活條件,在大力發展產業的同時,板廟村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入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積極落實“二五工作法”,嚴格落實“掃干凈、擺整齊、清淤泥”的工作要求,大力整治屋前屋后“三堆六亂”現象,村莊環境煥然一新。
為不斷提升治理水平,打造文明和諧新鄉村,板廟村全面推行網格化治理機制,通過網格員上門排查,有效提升了群眾社會服務水平。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的作用,大力弘揚勤勞致富、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聯合駐村單位積極爭取社會力量參與助學。以網格為基礎,扎實宣傳落實銜接政策,確保教育、醫療健康、飲水安全、住房安全等政策全面落實到位。高效提供互助資金、小額信貸等金融幫扶政策,嚴格落實防返貧動態監測與幫扶機制,對全村“三類戶”明確包抓責任人,實施針對性幫扶措施,實行銷號管理,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