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新聞 > 縣區 > 漢濱
漢濱經驗:“四維模式”喚起新時代傳統村落蓬勃生命力
2024-04-10  來源:本站原創

通訊員 肖占田 陳佩5SU安康新聞網

編者按:日前,由住建部開發的“中國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官方公眾號——傳統村落博物館以《漢濱經驗:“四維模式”喚起新時代傳統村落蓬勃生命力!》為題,報道了漢濱區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經驗,現將全文刊發如下,以饗讀者。5SU安康新聞網

2016年以來,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先后3批共13個村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22年列入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近年來,漢濱堅持“生態固本,文化鑄魂”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定位,總結提煉了“四維模式”的漢濱經驗做法,并積極推廣應用。5SU安康新聞網

漢濱區,是陜西省安康市轄區,是安康市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信息中心,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居漢江上游安康市腹地,北依秦嶺南枕巴山。漢濱區歷史文化悠久,秦惠文王始置西城縣,是漢江歷史文化發祥地之一。這里不斷傳承和豐富漢濱文化特色,有民間舞蹈“小場子”“采蓮船”,地方戲“安康道情”“八岔戲”以及“龍舟”。5SU安康新聞網

定思路,明方向,突出規劃引領5SU安康新聞網

漢濱立足傳統村落留存現狀,提出要與先人對話,從源頭出發,及時復盤工作,因地制宜,確立了漢濱區“生態固本,文化鑄魂”的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定位,從“與先人對話,為后人留存,與自然共生,為百姓謀利”四個維度統籌推進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13個傳統村落形成“一戶一景,一村一畫”的保護修繕格局,對重要歷史建筑編制“平立剖”專項設計,確保歷史建筑“修舊如舊”,力求先人的智慧技藝和工匠精神,“原汁原味”呈現在后人面前。在保護建設中注重傳統和現代的適度融合,滿足新時代群眾對房屋宜居的新需求。5SU安康新聞網

齊抓共管,上下合力,強化人才保障,傳承歷史記憶5SU安康新聞網

確保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在組織、政策、制度下高效運行高位推進。成立以區長為組長、分管副區長為副組長、區級相關部門及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建立漢濱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隨機調度定期研判,跟蹤評估和分析總結,將成效計入年終考核制度,累計召開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專題會、研討會20余次,下發督辦單32份,保障保護利用工作高效推進。5SU安康新聞網

全面推廣應用“四維一體”的技術指導服務模式。成立以“工匠+專業技術人員+設計院+知名院校教授”等不同層級和針對不同問題的專業指導團隊,全程陪伴式跟進服務。聘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進行“點對點、一對一”的技術服務,并在涉及的9個鎮掛牌成立技術下鄉工作室,建立4個研學基地。制定《漢濱區鄉村工匠和技術專家培育計劃》,近兩年,列出40萬元專項經費,通過集中授課和深入傳統村落現場技術交流,共培訓農村工匠173人并頒發工匠等級證書。5SU安康新聞網

著書建庫,為后人留存。組織專業團隊訪查全市62個鎮,全面系統地摸清安康老院子的歷史淵源、建筑風格及現存狀況,從中選擇48處現存較為完整具有歷史和藝術價值的老院子,進行測繪建模并建立歷史建筑數據庫,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編撰了《安康老院子》一書。繼之,對全市100余處歷史建筑進行了詳細勘察,精選95處反映不同歷史時期建筑風格特色的古建筑,分宗祠、會館、戲樓、寺廟、塔、橋梁、古城門、寨堡、其他共9類入冊匯編成《安康古建筑》一書。5SU安康新聞網

保護與利用并重,強化生態理念,科學統籌推進5SU安康新聞網

積極推動多元化保護利用。構建以政府獎補及基金會公益資金資助為推手,所有權人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拯救老屋行動體系。以漢濱區瀛湖鎮“都家院子”保護修繕為例,族人共捐助40余萬元,占修繕保護資金65%。總結推廣古建老宅保護修繕資金“三個一點”(即產權人集一點、社會捐一點、政府補一點)經驗做法,制定《漢濱區古宅老屋拯救方案》,為漢濱區6000余間傳統民居和100余處古建筑院落,探索出了多元化保護利用可行路徑。5SU安康新聞網

全面整合資源聚力推進建設。整合鄉村振興、人居環境、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宜居型農房提升改造及其他項目資金,統籌傾斜傳統村落保護建設。在用好中央支持資金的同時,積極整合地方各類資金,鼓勵社會民間資本投入,累計撬動社會資金1.5億元,將傳統村落活化利用和農旅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周邊景點相結合,加強文化挖掘利用,全方位,立體式推進傳統村落的傳承開發和利用。5SU安康新聞網

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利用電視、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和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平臺,開展漢濱區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系列宣傳活動,通過展示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激活群眾鄉愁記憶,激發群眾參與村落保護熱情。同時邀請了一批本地文化名人和鄉賢,搜集傳統村落各時期歷史記憶檔案、老物件、當地手工藝品,組織傳統村落采風、研學交流。5SU安康新聞網

尊重民意,共建共享,拓寬群眾致富路5SU安康新聞網

全過程貫穿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印發《漢濱區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和日常管理指導意見》,鎮、村結合實際分級建立傳統村落建設監督委員會,劃定核心保護區和控制保護區,夯實了監督管理的責任主體,解決了過去農村建設盲目無序,主觀隨意、監管缺失、存在安全隱患等突出問題。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結合美好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理念,以村民為主體,村內名人鄉賢能人帶頭參與,建立村民、政府、文化名人鄉賢等社會力量共建共治共享平臺。5SU安康新聞網

激發群眾主體作用,拓寬群眾致富路。鼓勵支持村集體和利用主體,采取兼容使用、租賃置換、合作入股等形式,開展文化創意、非遺體驗、民宿客棧、特色餐飲等經營活動,讓群眾“變資源為資本,變閑置為利用。”同時為“歸雁經濟”筑巢引鳳,吸引和帶動外出人口回鄉發展產業,盤活人氣,助力部分群眾家門口就業,實現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譚壩鎮馬河村通過租賃入股等形式,成功打造集民宿、餐飲為一體的打卡點,去年一年,舉行各類文化活動30余場次、慕名而去者絡繹不絕,接待6500余人。5SU安康新聞網

區域聯動注入新活力,示范輻射帶動作用凸顯。雙龍、洪山等鎮在保護傳統村落中緊緊牽住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堅持產業先行,既護住了鄉土,又留住了鄉親。2022年,雙龍鎮改造、新建“陜茶一號”茶園4290畝,春茶產量176噸,產值達7000萬元;瓦倉村黑豬養殖獲得農業農村部認定“安康豬”農產品地理標志。通過推行“傳統村落+”等模式,將傳統村落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培育了一批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業態,生態旅游、生態家禽、觀光農業、農事體驗、非遺演繹等特色產業悄然興起。5SU安康新聞網

傳統村落保護的核心是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最終是要讓群眾滿意。漢濱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四維模式”探索實踐,充分考慮了客觀現狀,尊重自然順應民意,因地制宜多元化保護建設,注重文化傳承利用,突出活化利用長效機制,統籌謀劃了長遠發展,既解決了當下瀕危歷史建筑保護修繕問題,又為推動鄉村振興夯實基礎。 5SU安康新聞網

(責編:殷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中文字幕a|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国精产品wnw2544a| 中国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树林里狠狠地撞击着h| 亚洲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在线播放| 人与动人物欧美网站|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把英语课代表按在地上c网站|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精品三级网站|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国产片AV片永久免费观看| 999任你躁在线精品免费不卡| 好大好爽好舒服视频| 两个人看的日本高清电影|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 特级毛片www| 免费看少妇作爱视频| 翁熄止痒婉艳隔壁老李头|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麻豆一精品传媒媒短视频下载|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2021三级a电影大全| 国内剧果冻传媒在线观看网站| avaaddamshdxxx| 好大好爽再深一点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试看三分钟| 成年网站在线看| 丰满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久久综合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