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培培 劉亞楠
近年來,漢濱區在推進產業富民過程中,立足區位優勢和農業產業特色,引導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了一批有文化、善經營、會管理的新型農場主,讓農村有看頭、農業有奔頭、農民有勁頭,為鄉村發展蓄勢賦能。
瞄準市場需求 好蜂蜜賣出好價錢
走進漢濱區瀛湖鎮山野中蜂養殖家庭農場加工車間,一瓶瓶蜂蜜整齊劃一地從生產線上傳送下來,蜂蜜色澤金黃,十分黏稠,令人垂涎欲滴。隨著檢驗、掃碼、貼標、裝瓶、膠封等生產步驟的完成,一件件包裝精美的蜂蜜產品等待封盒、裝箱。
“在技術方面,有養蜂專家指導,在銷售方面,還有蜜蜂養殖協會幫助,我們蜂農的收入越來越高,日子也越過越甜蜜!”漢濱區瀛湖鎮山野中蜂養殖家庭農場負責人郭磊說。
瀛湖鎮生態環境優美,蜜源豐富。看準這一獨特優勢,該鎮圍繞鄉村振興、產業富民,重點做好蜂蜜產業的發展。通過家庭農場開展訂單銷售、技術共享,促進蜂蜜產業換擋升級,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目前,該鎮養殖中蜂200余箱,年產蜂蜜1噸左右,年銷售額達60余萬元。
生態茶園飄香遠 綠色發展向未來
早春的東旭茶園種植基地綿延翠綠,一壟壟茶樹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坡上,靜謐優美。正值茶園春季管護期,一排排茶樹郁郁蔥蔥,盡收眼底。茶園管護工人龔師傅正忙著和工友們清理茶園里因大風降溫天氣所導致的枯葉碎石。
“我們現有加工廠600平方米,主要生產紅茶和綠茶,近年來累計帶動農戶65戶,戶均增收1萬元。”單林江所處的茶園幾年前是荒地,由于大竹園鎮山大溝深,鎮內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造成土地撂荒。蒿坪河兩岸土壤肥沃,土質富硒,具有優質茶葉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單林江瞅準茶葉產業發展的大好時機,放棄手頭的生意,毅然拿出多年積攢的積蓄,流轉土地200畝,于2014年成立漢濱區大竹園鎮林江茶園種植家庭農場。
“我們打算繼續將茶葉產業做大做強,把茶園變成公園,把茶山變成金山,引領周邊的農戶發展茶葉產業,振興鄉村共同致富。”單林江說。
家庭農場養斗雞 敲開致富新大門
走進石梯鎮善科家庭農場,雞舍依次排開,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寬敞整潔的雞舍里,一只只斗雞正閑庭信步,“咯咯”聲不絕于耳……養雞人陳善科在一旁配料、拌料、添料加食,忙得不亦樂乎。憑著一股“牛勁”,漢濱區石梯鎮善科農場走出了一條養雞致富路。
2014年,回鄉創業的陳善科成立善科農場開始養殖斗雞,隨著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他開始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不僅養殖了斗雞、鴕鳥、孔雀、綠殼蛋雞,還種植了蜂糖李、無花果、花椒、黃桃等農作物。2023年營業額達到70多萬元,純利潤8萬元左右。2024年又計劃做生態荷塘、清水魚養殖示范基地,目前已經建設10畝。慢慢地,陳善科的特色養殖之路越走越寬,收入也節節攀升。
近年來,漢濱區著力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先后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適度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如雨后春筍。目前,該區累計培育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642家,培育各類家庭農場608家。2023年被省農業農村廳命名為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