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陳立 宋玉鳳)2023年,漢濱區住建局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全面提升城鄉群眾生活品質上展現更大作為,努力將一張張“民生清單”變成“幸福清單”。
“煥新”老舊小區,居民幸福感“原地升級”。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著力點,扎實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著力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優化居住環境、提升公共服務,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堅持“三問于民”,了解老舊小區居民對環境建設、設施改造等方面需求及建議。堅持多元參與,協調區供電部門、城市管理部門、供水企業、通信運營公司等行業部門,構筑“區級指導、街道實施、社區推動、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工作格局,圓滿完成西關片區、棉織廠等10個老舊小區改造和前期82個老舊小區改造驗收工作,全年完成投資約1.3億元,惠及4000余戶居民。堅持黨建引領長效治理,對無物業管理的小區,探索在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居民自治、區域聯管、外包托管等模式,解決居民基本物業需求,消除372個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管理空白盲區。緊緊圍繞市委提出的城市基層治理“五同”工作機制,以“黨建+”為統領,建強社區、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黨組織,建立“紅色物業”聯盟載體,目前17個“紅色物業”小區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同時,推行物業小區“紅黑榜”制度,定期“晾曬”物業管理服務,倒逼企業增強服務意識;運用好“街辦吹哨,部門報到”機制,加強街辦、社區黨組織與政法、住建、城管、市場監管等部門配合的密切協作,定期協調研究解決跨部門、跨領域的物業服務管理問題。
抓實危房改造,助力“憂居”變“優居”。嚴格落實“領導包片、部門包鎮、責任到人”的住房安全包抓機制,對全區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進行動態監測,建立“四清一責”清單臺賬,開展鞏固銜接住房安全保障“百日攻堅”行動。對年初各鎮辦動態摸排及汛期認定的175戶危房及時實施改造,目前已全部竣工并兌付補助資金501.48萬元;省住建廳下達的年度200戶宜居農房建設提升任務已全部竣工,正在組織驗收;全年核實認定汛期受災農房869戶,其中唯一住房為危房的216戶,按照災后重建工作方案要求,通過“買、改、建、補”的保障方式開展倒損農房恢復重建工作。經鎮村核實,唯一住房不安全的受災農戶擬通過搬遷安置42戶,危房改造45戶,災后重建23戶,其他方式64戶,暫無意愿42戶,目前對已確定保障方式的受災農戶正抓緊組織實施。
守住民生底線,推動“保障房”成為“暖心房”。全面扎實開展保障性住房領域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專項整治,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對符合條件的不同住房困難群體,采取實物保障和貨幣補貼相結合方式,確保能保盡保、應保盡保,真正實現住有所居。全年對201戶中低收入家庭分配了公租房,累計對444戶四辦三鎮及外來務工人員發放租賃補貼82.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