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易瑋 翁軍
近年來,漢濱區工商聯樹立親而有度、清而有為的新型政商關系,弘揚“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果敢擔當,積極作為,探索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模式,在奮進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遞交了一份可圈可點的“非公答卷”。
2022年以來,新一屆漢濱區工商聯科學提出政治建設為核心、經濟發展為軸心、排憂解難為靶心、鄉村振興是重心、文化賦能為磁心的“五心戰略”,發揮思想引領作用,提升民營經濟人士“聽黨話、跟黨走”的行動自覺,黨組全過程指導非公經濟培根鑄魂黨建工作。多頻次組織民營企業家赴省內外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學習交流,持續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針對中心城區農貿市場擺布導致交通擁堵問題,在安康東高速路口建成陜南最大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保障了百萬群眾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充盈。
陜西省“萬企興萬村”示范企業安康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以“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機制,建成蔬菜大棚示范園6個,采取“反包倒租”方式,讓535戶1843名群眾穩定增收,建立“1315”利益分享機制,將收益10%用于土地分紅、30%用于農戶經營收益、10%用于村集體積累、50%用于經營主體收益,實現農戶增收、村集體壯大、經營主體發展“三贏”目標;組建2個外省會員聯絡處,引進資金2.4億元,達成“牛郎織女”文旅產業園、廢舊物資回收再利用環保項目意向,簽訂“月亮灣休閑度假”康養項目框架協議;推進瀛湖等商會重組,成功申報流水商會為省級“四好商會”,與江蘇武進、山西太原等20多個團體建立友好合作關系。
“四輪驅動”,開辟了一條“萬企興萬村”的新賽道。輪值牽動,變愿望為愿景,夯實兼職副主席(副會長)雙月輪值制度,增強利益兼顧的社會擔當,讓“紅色紐扣”牢牢系在民營企業家身上;產業帶動,變援建為共建,啟動53家民營企業聯建53個重點村,以資源為托付、市場為紐帶、以軸心為輻射的利益共同體,撐起了鄉村振興的“風向標”;項目拉動,變粘合為融合,“萬企興萬村”典型項目康宏公司聯建大河鎮重振蠶繭基地、盛裕祥公司聯建壩河鎮繁榮村開發日產10萬枚桑葉雞蛋;合作聯動,變共生為共富,安康龍王泉富硒礦泉水公司與關廟鎮脫貧村結對,30萬噸的礦泉水項目建成投產,吸納村民務工200余人,鏈接上下游,被行業推舉為安康富硒食品鏈“鏈主”。
扮靚“店小二”,服務“連軸轉”。設立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工作室,立足原點、聚焦難點、疏緩堵點,接政策“天線”、守法紀底線,聚力經濟建設中心,聯合財政、統計等單位深入調研,形成《促進漢濱工業經濟要素資源有序循環的調研報告》,獲區委、區政府一次性獎扶302戶企業6100萬元,1134戶企業緩繳稅費4461萬元。同時,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愛心活動,捐款捐物500余萬元。推進銀企、稅企、政企合作,爭取單筆授信10億元,破解流動資金匱乏的瓶頸,迭代升級民營經濟2.0版。
以提升學習力、強化組織力、增強協調力、夯實執行力、聚合宣傳力的“五力迸發”,挖掘、傳承、包裝和推介獨樹一幟的漢商文化,講好漢濱故事,暢談發展心聲。《“五舉措”奏響“萬企興萬村”最強音》《“萬企興萬村”村村能生金》等稿件在學習強國、群眾新聞網等媒體發布,形成多維度、立體式的宣傳矩陣,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