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熊彬彬 李夢瑤)“賣菜的小攤小販集中遷到市場了,早上送孩子不堵,買菜也集中,更方便了。”前來接孩子的鐘女士開心地說道。
一直以來,老城街道培新街社區白廟巷、鼓樓社區靜寧路北路和南正街商販眾多,加之毗鄰學校,晨市買菜的群眾和送孩子的家長常常造成道路擁擠,嚴重影響路段交通和周邊群眾的生活,老城街道城管辦、包聯部門曾多次組織執法力量對商販進行勸離,但效果并不明顯。幾經整治,“馬路市場”亂象卻極易反彈。
為根治這一頑疾,有力解決中心城區占道經營、堵塞交通、市容環境衛生臟亂差等問題,老城街道辦事處堅持管建結合、疏堵并舉,在開展常態化市場治理的基礎上,將白廟巷便民市場建設、靜寧路便民市場建設列入社區“十大民生實事”,同時將市場建設使用工作列入月度重點工作,納入三亮三評三運用考核,最終,在9月底前完成了兩處新市場的建設和投入使用。
為進一步提升中心城區市容環境,老城街道建成后的新農貿市場將引入科學先進的管理模式,合理規劃市場內部空間,分區劃線經營,規范管理。白廟巷便民市場共設置棚內攤位68個,棚外32個,可容納100戶商販,靜寧路市場設置攤位120個,有效分流吸收原先在新建巷、白廟巷、南正街占道經營的流動攤販,滿足了現有經營戶的遷移需求。
下一步,老城街道將聯合城管執法大隊、市場監管所、東城派出所、西城派出所、江南交警中隊等職能部門開展大規模集中整治行動,以“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加大對白廟巷市場、靜寧路市場周邊環境的整治力度,以引導入市場、規范入店經營、清理違規廣告牌、打擊占道經營等為重點,布置人員在重點路段定時定點值守,抓牢對周邊流動小攤小販的教育勸導工作,防止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