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熊彬彬
線上直播創新學習方式,搭建數字城管平臺治理背街小巷,打造居民家門口的服務陣地,解決群眾各類“急難愁盼”,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今年以來,漢濱區老城街道為深化“五同”工作機制以“黨旗紅、老城xin”黨建品牌為抓手,分行業、分版塊打造黨建品牌,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全面提升街道社區治理能力。
做實“新網格”,讓治理到人到戶。老城街道把網格化管理作為強化城市社區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有力抓手,以“把黨組織建在網格上、把黨員分布在網格中、把問題解決在網格內”為方向,與共建單位聯手構建“一名網格長+一名網格員+多名兼職網格員”三級組織體系,將“網格化管理區域劃分圖”“管理架構圖”上墻,將服務人員、服務事項“雙公開”,并接受群眾評議,同時印發《網格管理與服務》手冊,要求網格員對入戶時了解到的網格內基本情況、群眾反饋問題、日常工作情況等工作日志全面記錄,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態準,同時手冊對網格員工作職責、工作任務、工作程序進行細化明確。
設立“馨心愿”,讓反饋足不出戶。為破解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難題,老城街道整合線上資源,創新載體,以街道綜合治理為紐帶搭建“馨心愿”社情民意平臺,并在街巷顯眼處張貼,變被動解決問題為主動探索解決機制,安排專人負責線上民情民意的收集和管理,同時對收集到的信息按照緊急程度、訴求類型、訴求內容進行分類,再交辦到具體部門、明確責任人和辦理時限,最終由訴求辦理人對辦理情況進行反饋,街道定期總結,采取明察暗訪、檢查曝光、群眾評議等方式,對群眾訴求進行量化管理,跟蹤督辦,確保事事有人管、件件能落實。
創新“新天眼”,讓效率大幅提升。為加大對背街小巷的全面治理,提升治理效率,老城街道圍繞“熱線及時接通、信息及時采集、任務及時派遣、問題及時解決”多個環節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在“新天眼”指揮中心大屏幕可隨時看到背街小巷的違規停車等不文明行為,可直接“喊話”對不文明行為進行糾正,既是“順風耳”“千里眼”也是“指揮棒”,通過“遠程可視執法”實現了讓數據“跑”起來,讓問題線索處理快起來的目標,成為城市治理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