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蘇 通訊員 胡斌
自去年9月份關家鎮被漢濱區委、區政府確定為“三亮三評三運用”績效考核第二批試點單位以后,該鎮黨委、政府便成立了工作專班,以區總體方案為主基調,結合鎮情實際,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方式,多方討論征求意見,科學合理制定方案和加減分清單。在試運行中,不斷總結具體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挖掘績效考核和推動關家高質量發展的結合點,將鍛造“四能”干部融入其中,用加分項正向鼓勵干部多說、多寫、多干、互融,推動干部成為張嘴能說、提筆能寫、遇事能辦、與人能融的“四能”干部;在減分項上主要突出嚴管厚愛,用負向減分倒逼干部“向上動力”,不躺平、善作為,探索走出了一條以考促干、以評促效的有效路徑,讓每一名干部都想出彩、能出彩,為推進關家高質量發展凝聚強大合力。
張嘴能說鍛強將
每周一早上,60多名機關干部濟濟一堂,拉開了一周的工作序幕。按照慣例,當天會有以鎮辦站所各部門分別組織的“關家晨讀”活動。7月4日當天,由鎮市場監管所、人大辦、安全辦聯合承辦的第三十四期“關家晨讀”活動不免讓人眼前一亮。娓娓道來的詩歌朗誦、激情昂揚的勵志演講、細致入微的工作宣傳……贏得了大家的陣陣掌聲。
從去年6月13日“關家晨讀”開辟以來,每周一期的晨讀經典就成了關家鎮機關干部們備受期待的活動。各站所干部們以“五個一”為載體,即日學一刻鐘、周聽一堂課、月讀一本書、季寫一篇文、年記一萬字,充分將課題選備明晰化、晨讀講授程序化、理論學習常態化,為培養“四能”干部蓄力賦能。
通過“關家晨讀”活動,不少干部明顯感覺到表達能力的提升、自信心的提振。關家鎮副鎮長王選民介紹說:“要做好‘三農’工作,需要我們干部盡快成長為多面手,特別是經常要和農村群眾打交道,就必須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將黨的好政策、好聲音傳遞到基層。我鎮創新推出的‘關家晨讀’,一方面潛移默化地提高干部口頭表達能力;另一方面讓知識在閱讀中印刻進心底,成為積累知識的有效途徑。每周例會上,全體領導干部靜下心、俯下身,開展一次集中學習,讓大家在學習交流中不斷實現自我提升,掌握‘張嘴能說’的技能,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充分彰顯基層干部的良好風貌和形象,為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強組織保障。”
隨著“關家晨讀”活動的持續深入推進,干部逐步做到會議上發言緊扣主題、思路清晰、言簡意賅、言之有物;匯報工作時突出重點,層次分明,語速適中、聲音洪亮,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電話聯系事項時簡單明了,表述準確;接待群眾來訪時熱情客氣,講解有理有據。
在6月19日,該鎮還將“關家晨讀”活動由鎮政府機關各部門延伸到各村(社區)間,由10個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組成的隊伍在“學思踐悟”中錘煉了自己以講促學、以學促用的能力。小關社區黨支部書記邱波說:“非常高興能參與‘關家晨讀’活動,在交流參與中深化了黨性覺悟、提升了表達水準、挖掘了自身潛力,精進了工作業務。今后,我將繼續勤學苦干,練好‘嘴功’和‘腦功’,在基層崗位上為鄉親們做好服務。”
如今,在關家,干部們經常聚在一塊圍繞工作“說學逗唱”,在良好的學習交流氛圍中,有效解決了本領恐慌的問題,把汲取的學習成果轉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有效推進了干事效率。
提筆能寫塑精兵
“提筆能寫”是對基層干部文字能力的要求。文字功底是工作和進步提高的重要載體。擁有出色的文筆更能表明達意,快速把所思所想、工作經驗和意見建議等形成材料。
對此,關家鎮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學字當頭,不斷抓實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在組織集中學習上狠下功夫。科級領導帶頭,利用周例會組織黨員干部集中學習政治理論及業務知識,主動克服工學矛盾,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在干學中寫;開展“干部講壇”,要求干部授課全員學,在相互交流中提升自身能力。通過組織集中學、干部自主學,在學中提高干部的寫作能力,掌握文字材料的寫作方法。
在關家鎮黨委書記李麗萍看來,多數干部在寫材料時感到力不從心,究其原因是相關情況不明,知識儲備不夠。著眼于此,關家鎮黨委要求干部一方面在文件閱辦中掌握專業術語、專業名詞;另一方面利用黨史學習、“三會一課”等學習機會,要求干部多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交流材料,拓展知識儲備,豐富寫作素材。通過不斷地積累、更新、吸納各方面的知識信息,建立完善自己的知識資料庫,學會選擇、學會分類、學會取舍、學會運用,提筆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
文字材料寫作,必須把思考貫穿其全過程,多問為什么,多追根溯源,弄清“來龍去脈”,辨清“前因后果”。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措施、建議,才能讓文章更加貼合工作實際。鎮黨委要求科級領導每半年寫一篇調研文章,通過寫作讓每名領導干部靜下心思考,總結好的工作經驗,修正不足之處,理順理清工作思路。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充分鍛煉干部“提筆能寫”的能力,關家鎮結合“三亮三評三運用”,堅持以績效考核為抓手,通過實施加分賦分的方式,將績效考核與干部能力提升相結合。對能夠積極撰寫新聞稿件、評論文章、調研文章等,并在中省市區平臺發表,發揮“提筆能寫”能力的,給予1至5分加分。在獎勵機制的催動下,關家鎮機關干部們的筆桿子功夫大大提升,主動寫、堅持寫的后勁持續勃發,網評文章、宣傳發稿的數量亦是節節攀升,為提升關家鎮對外宣傳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遇事能處顯擔當
在千頭萬緒的基層工作中,人少事多,標準高、要求嚴、時效強,這就要求基層干部“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主動“想事、做事、管事”,始終把干事當作鍛煉自己的舞臺,練就遇事能處的過硬本領。
關家鎮以用好用活“三亮三評三運用”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為切入點,召開專題培訓會,讓全體干部清楚了解系統操作流程和填報內容。同時,每月5日,定期在鎮機關“三亮三評三運用”公示欄內,公示全體干部當月任務、實績和加分申請、減分事項;每季度將測評結果及時公布,確保加減分項、測評結果公平公正,鼓勵激勵全體干部工作積極性。將全鎮科級領導、科級以下在編在崗干部及聘用制人員全員納入績效考核管理,倒逼聘用制人員摒棄干好干壞一個樣、無編制無規矩等不良思想和態度,引導其端正干事態度、提高自身業務素養,增強聘用制人員的歸屬感,激發創先爭優的意識和干事創業的熱情。通過細化量化考核指標,進一步鼓勵激勵全鎮干部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激發建設關家新動力,不斷強化全鎮干部作風建設,促進干部鍛造“勤快嚴實精細廉”的過硬作風。
在這個過程中,干部們增強了自己的責任感和信念感,處理問題更加嚴謹高效。鎮經濟辦主任陳濤就對此感觸頗深:“這兩年鎮上項目多,去年28個項目,總投資達到3100萬元。項目多,處理的事宜就多,征地拆遷、鄰里糾紛等問題,都是矛盾多發點。鎮黨委、政府采取一個項目一個專班的舉措,強化大家的紀律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主動擔責,靠前服務,切實為項目建設排憂解難,營造良好的環境,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在管理方面,我們嚴格遵守各項制度。按照程序完成項目建設的前期立項、審批、設計、公示公告等工作,確保項目建設合理合規。另一方面嚴格壓實安全責任。按照“三管三必須”原則,加強對項目建設中的安全監管,確保項目建設不出安全事故,做到能扛事、敢干事、不怕事。”
艱難方顯勇毅,磨礪始得玉成。考用結合的系列舉措下,關家鎮全體黨員干部們在基層火線上積累經驗、經歷風雨、長了才干,工作熱情進一步被激發,掀起了一股快落實比速度、快突破比擔當、快晉位比作為的熱潮,榮譽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與人能融促振興
基層是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基層工作承擔著“對上聯系、對內協調、對下落實”的重要職責。關家鎮堅持上下融合,打通“筋脈”。對上聯系上,鎮黨委政府要求分管領導每月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一次工作,及時向上級報告近期工作成效、工作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反饋群眾的相關訴求。對內協調上,要求干部以誠相待、尊重謙讓、謙虛謹慎、團結協作、支持配合,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對下落實上,要求鎮村干部撲下身子抓落實,駐村干部堅持在村工作要求,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能落實,不斷打牢建設發展根基。
在上下齊心的工作氛圍下,全鎮黨群一條心,發展變化日新月異。去年,全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400萬元,完成率259%;完成招商引資6300萬元,完成率315%;培育“五上”企業2家。全力保障區“年出欄十萬頭生豬”養殖場、古漠嶺——立華養殖場道路改擴建項目、新建張壩公路——關家鎮道路項目及關家鎮核桃園區提升改造等4個區級重點項目順利實施。全年完成續建項目5個,總投資1538萬元;創建區級示范農業園區1個,區級示范家庭農場3家,培育家庭農場31個;完成糧油種植19650畝、核桃提升管護865畝,花椒提質增效430畝,拐棗提質增效100 畝。
通過綜合施治、上下聯動,不斷夯實人力基礎,塑造融洽工作氛圍,全鎮以打造“湖畔小鎮 桃源關家”為目標,推深做實“河長制”“林長制”,促進轄區河湖長效化管護和森林資源高質量發展,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擦亮秀美關家底色,交出了綠色發展的美麗答卷。除此之外,全鎮脫貧成果持續鞏固、文化建設提檔升級、社會保障堅強有力、示范體系建設穩步實施、安全形勢平安穩定、信訪秩序不斷好轉、社會治理卓有成效……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斷得到提升。家住關家社區的李大爺現在每逢走親訪友時,總會向大家伙兒“炫耀”家鄉的變化:“現在我們這里環境越來越美了,日子越過越順暢,鎮上干部們對大家都很關心。前段時間下暴雨,我屋后頭有個地方要垮了,鎮干部幫忙把我屋里的東西都搬到安全的地方,第二天又聯系人來幫忙修理,我都不操心啥,真的很感激他們。”
群眾的爭相點贊、發自內心的夸獎,成為干部們接續奮斗的不竭動力。面對新的發展目標,駛向新的坐標航向,關家鎮黨委書記李麗萍說:“基層是鍛造人才的大熔爐、干部成長的大學校。一年多來,通過創新打造‘四能’干部,結合‘三亮三評三運用’,全鎮干部們勠力向上、奮發有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以實干擔當賦能鄉村發展,充分彰顯了新時代基層干部的良好風貌。下一步,我鎮將持續圍繞‘四能’干部的打造,筑牢為民服務的信念,讓干部們在做實事中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梁、真本事、鐵肩膀,走好趕考路、實現再跨越、迎來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