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安,男,漢族,中共黨員,漢濱區第十四、十五、十六屆政協委員,現任漢濱區水利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參加工作三十年來,他憑借扎實過硬的工作作風,能擔當、善作為,立足本職,苦干實干,懷揣著對水利事業的熱愛,注重民生,服務百姓。他參與了漢濱水利多個項目建設,在分管領域中創立了河湖長新機制,保障灌區農田灌溉用水安全、建立健全了水行政執法案審會制度等。脫貧攻堅期間他被抽調區鄉村振興局擔任宣傳辦主任,扛起了全區脫貧攻堅的宣傳重任,高效高質不間斷推出脫貧攻堅宣傳成果,先后組織參與撰寫發表了萬余篇脫貧攻堅宣傳文章,分別刊發在中省市相關報紙雜志上,為助力攻堅戰全面勝利,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有力的宣傳支撐,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熱情充分地展示了新時代下政協委員的風采。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把事情謀準、謀清、謀透,前提就是調研。李增安始終牢記自己政協委員的職責和使命,以飽滿的熱情和強烈的責任感,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積極撰寫議案提案,反映民聲民意。他十分注重收集社情民意及熱點難點問題,堅持下一線調查研究,深入群眾,傾聽群眾呼聲,尤其是與水利民生相關的問題他更為關注。
在農村有大批留守的孤寡老人,他們的子女不在身邊,也無固定收入來源,還有的生活都無法自理,艱難重重。李增安看在眼里,記在心上。通過走訪和信息搜集,了解到這些老人由于缺少子女的關愛和照顧,多數對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2021年他提出了“關于關注農村孤寡老人養老問題”的提案,建議相關部門在補貼、收費方面給予這些老人相應的優惠政策,采取對應措施,在醫療衛生方面提供便利,對出行困難的老人提供醫療“送上門”的關愛服務。還建議村鎮建立在低齡與高齡老人、健康與健康狀況較差的老人之間的互助組織,以各類活動帶動老人加入,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切實解決孤寡老人的養老問題。此提案被區政協評為2021年優秀提案。
教育變革前夕,初中升高中比例調整為6:4,這意味著近一半的學生上不了大學,而中考后的考生還未成年,在社會上闖蕩難免會遇到很多問題,年紀尚小,又無一技之長,如何既能讓家長放心,又解決國家技術人才的缺失問題?李增安提出“關于加強新生代農民工培訓”的提案,建議幫助新生代農民工解決就業培訓難題,建議相關部門出臺新的政策保障城市、農村基本用工需求和技術類人才流向問題。
2022年7月關廟鎮沈家嶺社區竹園溝堰塘整修提升工程開工,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偏僻,堰塘年久失修,溢洪道邊坡垮塌,管道幾乎老化。李增安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將溢洪道重新修整完善,同時增設便民橋,這樣便于周邊村民及小車通行,徹底解決村民出門難的問題,極大程度地保護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他還連續三年為恒惠渠月河灌區續建及節水改造項目爭取資金,2022年落實到位5900.33萬元,項目兩年內實施完成,使恒惠區罐區綻放富民新區。
在繁忙的工作之外他還不忘想方設法完成區政府下達的五上企業包抓任務。2022年8月,建民鎮新勝村潤豐源農業公司的負責人胡代紅給李增安打來電話,語氣急促,近200畝的瓜果蔬菜受旱,她心急如焚。這家企業的發展勢頭向好,李增安常利用休息時間去查看生產經營現狀、詢問企業需求。胡代紅電話里提到的堰塘,他在第二次走訪時就有想法將它利用起來,已經和區水管站工作人員交代,出一個可行性方案。電話掛斷,他就帶上專業人員現場踏勘劃線,設計管網,并進行項目概算預算,解決了水泵和管材問題后,這片土地很快就都灌飽了水。企業負責人提到此事就直夸辦事高效,感受到了政府的溫暖和關懷,為他們企業排憂解了難,非常感動。
漢濱區境內河流縱橫,溝溪密布,大面積河道需要管理維護,而區境內砂石資源偷盜采問題經年不衰,群眾投訴不斷,在工作時間找到區水利局來的情況比比皆是,擾亂了單位的正常工作秩序,產生了不良社會影響。李增安憑借在水利部門多年的工作經驗,加強調研力度,充分了解民意,決心從源頭上化解和解決此類問題。在他的指導和監督下,區水利系統制定了《行政執法案件審查委員會工作制度》,并嚴格遵照執行,力改之前水行政執法工作中出現的漏洞問題,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精確化查辦案件,提高了執法效能和執法質量,消除了不安定因素,解決群眾訴求,維護社會和諧氛圍。
傾聽百姓的心聲,為群眾牽線搭橋。時刻關注民生,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不辱使命,不負眾望,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以“搶拼實干”的新時代奮斗精神詮釋謀幸福的初心與使命,真誠為人民群眾代言、為人民群眾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