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承喜 馬楠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還要堅持向黨組織交納最后一筆黨費。
近日,漢濱區委組織部就收到了這樣一筆特殊的黨費,江北街道張嶺社區老黨員李守義人生的最后一筆黨費,由他的兒子鄭重地遞交到了社區黨委工作人員手中。
“這1萬元,是我父親臨終前交代的,上交給黨組織的黨費。”李守義的兒子雙手顫抖地捧著1萬元,替父親交上了最后一筆黨費,完成了老人“一生跟黨走”的心愿,讓在場所有人為之動容。
李守義于1938年出生,1985年10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年輕時在水電三局機修廠工作,是一名電焊工人。工作期間,他始終堅持以一名合格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從不為自己謀取私利,多次被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黨員”。
退休后,他不褪黨員本色,熱心公益事業,積極參加社區各類公益募捐活動,奉獻余熱。在兒子李來軍的記憶里,父親一輩子省吃儉用,子女買新衣服給他,他也很少穿。這筆黨費是李守義老人省吃儉用攢下來的,84歲老人一生的堅守與情操、37年黨齡老黨員的初心與信念,都凝結在這最后一筆黨費之中。
2020年夏,李守義被確診為腸癌并手術治療,之后身體一直恢復得不太好,常年吃藥。2022年10月,在身體檢查后,醫生告知需要住院治療。當李來軍把需要住院的事情告訴父親后,他第一次提出幫他交納黨費的事情,后來住院期間又叮囑一次。
病重住院期間,他仍然牽掛著黨組織,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李守義老人囑咐家人:“我一生對黨沒有作多大貢獻,最后替我交上黨費1萬元,今后家里也不要給組織添任何麻煩。”
一名共產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從壯年到垂暮,李守義的愛黨愛國之心從未改變。
李來軍說,父親彌留之際意識非常清醒,沒有過多詢問病情,只是意味深長地和我們說:“年輕時加入了黨組織,是黨教育我培養我,給了我信念和力量,要時刻知黨情、感黨恩、跟黨走,疫情3年是黨帶領全國人民用她的方式保護著我們,經濟受了很大影響,希望可以用捐贈黨費的方式替國家分憂、報答黨恩。”
“沒有黨,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忠誠,深深融入李守義的血脈中。老人用樸實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忠誠和對信念的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