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鄒軍)近年來,漢濱區培新小學以省級文明校園創建為契機,圍繞“文明校園創建六個好”標準,凝聚文明共識,優布局、勇作為、強效能,著力推進“三高”建設,打造文明校園“強磁場”,學校先后被評為安康市“創文明星學校”“安康市立德樹人示范校”“陜西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先進校”“陜西省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
以高顏值校園環境建設,構筑文明底色。積極打造龍舟文化苑、漢水文化墻、傳統文化長廊,形成以龍舟文化為核心,傳承漢水文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三化”校園文化,讓校園文化通過環境浸潤豐盈每一個師生的心靈,成為融入師生血液的學校文化自信和精神之鈣。完善24個部室升級改造,實現校園數字化全覆蓋管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大安全、大綜合、大防范機制,切實筑牢校園安全防護網。夯實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學生小主人作用,引導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公益、班級、勞動,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產生認同感、成就感和自豪感。積極開展“文明辦公室”“完美教室”“紀律、衛生”紅黃榜評比表彰,營造向上向美氛圍。
以高標準思想道德建設 提升文明特色。圍繞理想信念教育不斷深化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歌詠比賽、繪畫展示、紅色演講征文、文藝匯演等形式展現新時代青少年愛黨愛國、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深化“鑄魂育人”思政課教學改革。積極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烈士陵園、牛蹄嶺英雄紀念碑),將紅色資源作為思政教育的生動教材,推動“理論+實踐”的思政課貫通改革,讓學生在真實的社會發展中接受教育,使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實現知、情、意、行的統一,實現生命的拔節成長;打造“行走的課堂”。挖掘、整合各級各類資源,率先在省市區創建多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貫通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連通學校與社會,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積極開展“四禮五節”“每月一事”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固化學生文明習慣養成;重視學生心理教育,建立心理健康輔導站,定期舉行健康教育大講堂活動,啟動“心助力”計劃,創新開設沙盤、游戲、心理劇等藝術心理課,為師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務,守護學生身心健康。
以高素養師生言行舉止 增添文明亮色。學校全員注冊,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教育“好風景”,截至目前,志愿服務時長合格率達到100%;舉行“培新因你而精彩”“新時代好少年”“新•榜樣”等評選活動,展現“新”風采,傳遞正能量。在首屆安康市“德潤安康”評比中,我校1名校長、2位老師、5位家長、5名學生榮獲安康市德潤安康“好校長”“好老師”“好家長”“好學生”稱號;落實“小手拉大手 共樹文明新風”“創文四個一”“未成問卷”活動,每月開展“文明宣講之星”評比,助力文明創建走心走實、常態常效,據統計,累計宣講超過萬余人次,兩名同學被評為市級“宣講之星”,八百多名學生被評為校級“宣講之星”;統籌家校社力量、通過召開家校共育會、校級父母委員會以及未成進社區等活動,積極探索家庭、學校、社會共同服務青少年成長的模式,構建教育命運共同體;發揮全國新教育示范校引領作用,持續深入推進“書香校園”“共讀共寫”建設,改變師生行走方式,提升內涵素養,豐盈生命底色。近年來,全校匯編教育敘事、書信、新父母征文100余冊、500余萬字,舉辦“讀書沙龍”活動120余場,評選出書香家庭120多個,書香教師60多名,有效助力書香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