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汪洋)3月29日,筆者走進漢濱區張灘鎮雙井村,行道樹下的村民文明公約提示牌,墻體上的村民道德準則和垃圾分類知識圖、家規家訓等;每家每戶門前栽種著不同的綠植和花卉,點綴著整個村子格外美麗,再加上廣場一起聊天的村民,整個畫面十分的愜意和諧。
據了解,近年來張灘鎮雙井村結合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鄉村振興等,在村莊“美麗”上做文章,在村民“文明”上下功夫,積極探索基層治理模式,邁出了建設美麗鄉村和文明鄉村的有力步伐。2018年5月張灘鎮雙井村被中共安康市委、安康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被漢濱區委評為“先進基層黨支部”,多次被張灘鎮黨委評選為黨建工作“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優秀獎”等。
“現在我們村環境比之前優美了很多,家家門前都栽種了花草樹木。我們一天忙完了就到村委會這的廣場上聊天、鍛煉、跳廣場舞。”坐在雙井村村委會廣場的村民紛紛說道,在村干部的帶領下對我們村容村貌進行集中整治,近年來村子里道路變得更加寬敞、干凈,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生活質量也在不斷提高。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既要靠宣傳引導,也要靠實踐養成。”張灘鎮雙井村黨支部書記楊富鑫告訴筆者,近年來雙井村充分發揮市級文明村作用,以文明鄉村建設為契機,堅持每季度將開展道德評議作為發揮村民自治、移風易俗、培育新風的有效抓手。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庭院”“最美兒媳”“最美婆婆”等評選,激勵大家向典型看齊,用身邊人身邊事引領文明新風尚。
3月29日,張灘鎮雙井村召開道德評議會和村規民約修訂會。黨從蘭近古稀之年,一直照顧兩個孫女,家里任何事都爭著做,被評為村里的“好婆婆”;余勤花常年照顧70多歲患病公婆,把婆媳關系處理得很融洽,被評為村里的“好媳婦”;楊兆軍退休后酷愛養花種草將家收拾的像一個小花園,被評為村里的“最美庭院”。雙井村通過道德評議評選的辦法,調解矛盾,促進鄰里和諧,營造家庭和睦、社會和美的良好氛圍。
“我是一名退休的工人,我的愛好就是種植花花草草,平時沒事學習些嫁接、修剪技術,現在我的院子里有各種果樹、花苗等,光月季花就有20多種,作為一個村民,我只是做了些我該做的事,將自己門前屋后收拾的干干凈凈的,自己看著了也舒服。”談到獲得“最美庭院榮譽”,楊兆軍笑著說道。
在村規民約修訂會上,雙井村黨支書記楊富鑫復述了舊的村規民約,并向村民小組及群眾代表征求關于完善《雙井村民委員會村規民約》的意見。與會的村民代表就進一步落實“門前四包”、移風易俗、傳承中華美德等多方面內容提出了具體意見。楊富鑫告訴筆者:“雙井村新修訂的村規民約共十七條,對不少原規定進行了細化量化,讓村民們更易理解,執行起來更加便利。”
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楊富鑫充滿信心表示:“我們要努力把雙井村建設成生態美、環境美、心靈美、村民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文明之花在這個村里開得爛漫,村民素質提高了,環境變得優美了,鄰里和睦、鄉風文明,如今的雙井村村民樂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