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周亭松
漢濱區大竹園鎮大竹園社區、關廟鎮沈家嶺社區等8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江北高中(東校區)、濱江學校、漢濱初中、譚壩鎮松壩九年制、瀛湖中學等11所學校陸續竣工投用,鞏固提升76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投用18個農產品交易場所……
從孩子到老人,從住房到飲水,從教育到醫療,從城市社區到鄉間院落,一件件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得到落實,一項項惠及百姓的具體舉措有力推進,一個個社會關注的民生工程建成投用。2022年,漢濱區精心組織實施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在醫療、養老、住房、教育等領域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用實實在在的項目建設成就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居住安心——提升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在漢濱區老城街道培新街社區,培新小學家屬院經過改造后煥然一新,排水供電等設施得到完善,綠化照明進一步提升。培新街社區居民張晉說:“以前是明水道,有蚊蠅,現在全部是地下管道,環境衛生得到巨大改善。更讓我沒想到的是,幾十年的老小區也能裝電梯,用起來舒適大氣,方便了住戶、提升了檔次。”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主要解決“三無”小區“臟破爛”問題,培新街社區有序組織,發動群眾,配合施工方全力加快建設速度。目前,轄區25個小區排污、電線改造以及墻體“穿衣戴帽”等工程已經全面完成。培新街社區黨委書記周明華說:“我們探索‘社區代管+市場主體服務’的模式對‘三無’小區實施物業化服務全覆蓋,轄區的居住環境和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社區群眾居住品質和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
改觀小區面貌、改善房屋功能、改造基礎設施、改優居住環境。2022年漢濱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涉及新城、老城和江北3個街道10個社區共137個小區,6037戶、265棟樓,改造面積約58萬平方米。目前,由漢濱區實施的85個小區已改造完工,累計完成投資15000萬元,全面完成年度任務。
環境舒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在漢濱區關廟鎮吳臺村一組,干凈的水泥路通往農戶家門口,白色的小柵欄里各色綠植生機盎然,孩童在暖陽里玩耍嬉戲,一幅宜居和諧鄉村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關廟鎮吳臺村文書章峰華介紹:“創造好環境,就是讓人看著舒服,住著舒心,‘共建美麗鄉村’不是一句口號,更要落實到行動上,我們推行門前四包責任制,引導村民自覺維護村莊環境衛生,共同參與,共同受益。”
2022年,漢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完成投資2701.34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0%。完成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9581座,全區345個行政村以“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為抓手,清理柴堆17452處、糞堆1651處、雜物堆57416處,清運生活垃圾66584噸。全區43個示范村全面完成建設內容并投入使用,新建垃圾分類收集屋541處,垃圾中轉站14處,新配置垃圾桶12416個、垃圾收集車15輛,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
就醫暖心——滿足城鄉群眾健康需求
走進漢濱區第三人民醫院,剛剛建成投用的大樓拔地而起,診療設施、服務水平全面提質,就醫群眾紛紛點贊。家住五里社區的患者家屬李濤說:“新建的傳染病專科大樓為五里群眾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設備先進,服務一流,現在看病不需要跑進城,就在這兒,很好!”
2022年,漢濱區實施農村綜合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項目、區第一醫院門診附屬用房建設等項目。大河衛生院門診樓擴建、牛蹄鎮衛生院綜合樓、沈壩衛生院改造等6個衛生院建設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完成投資3000萬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3.4%。“病有所醫”質量進一步提升。
回應群眾關切、保障民生需求,圍繞“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的總體目標,2022年,漢濱區當年投資5.06億元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17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102.2%。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全面建成,達到了預期效果。漢濱區委副書記、區長吳大林說:“我們建立一件實事、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措施、一抓到底的‘五個一’工作機制,實施全覆蓋、全過程、常態化項目化管理,緊盯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建設目標,從群眾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全力以赴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辦成、辦實、辦好。對建成的項目督促加快投入使用,不斷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民生項目真正惠及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