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洪波 張會香)這幾日,家住漢濱區瀛湖鎮火星村的貧困戶華仲發、羅尚鋒正和家人們冒雨搶修村上公路塌方,他們想盡快把路搶通,保障道路通行,把秋淋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這是漢濱區在231個貧困村特設693個公益性崗位貧困人口工作場景的一個小小縮影。
今年以來,為幫助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勞動年齡內有就業愿望,但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三無”貧困勞動力就業,漢濱區特設693個公益性崗位實現貧困勞動力兜底就業,達到“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愿望。
“躺著要,不如站著干!”特設公益崗位極大地激發貧困戶脫貧的內生動力和信心,全區693名貧困勞動力,他們活躍在鄉村道路維護、堰渠河道管護、孤寡老人及留守兒童看守、移民搬遷社區公共服務、農村環境保潔等公共服務的多個領域。
家住流水鎮新壩中心社區的廖龍健,2015年正在上高中的他患上了重度肌無力病,為了給他治病,家里能變賣的東西早已變賣一空,全家4口人的生活更是沒了著落,陷入深度貧困。包村干部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根據他的具體情況,幫他申請到社區擔任社保助理員工作,每月600元的特設公益性崗位補貼,讓他燃起了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