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廣周)漢濱區吉河鎮采取“園區+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經營模式,鼓勵園區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極大限度地吸納貧困農民到園區從事生產服務產業,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對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打贏脫貧攻堅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安康清雅現代農業園區與高水社區60戶貧困戶“一對一”對接,與貧困戶達成扶貧幫扶協議,由園區低價提供品種優良的種源牛、羊、飼料、養殖設施,免費給養殖戶跟蹤技術指導,可實現戶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水天河生態種養現代農業園區帶動50戶貧困戶發展苗木花卉450畝。林源木業示范園區為120戶貧困戶免費提供羊仔120只,定期跟蹤提導,同時簽訂保底價回收合同。為實現土地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貧困村與現代農業園區達成土地流轉協議,涉及貧困戶302戶,全鎮通過園區集約流轉土地使貧困群眾實現雙收入。清雅、水天河、林源、福灘、清水溝等產業園區,提供120余個種養及管理相關工作崗位,優先聘用貧困戶務工,使貧困戶成為產業工人。
目前已帶動園區周邊貧困戶300余戶、840人,年人均增加工資性收入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