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胡子新)漢濱區關廟鎮寶云服飾脫貧攻堅社區工廠掛牌僅一個月,就有89名婦女接受崗前培訓并解決就業,這是該鎮通過精心謀劃、精準施策和精細服務的一個縮影。通過“三精”工作,關廟鎮一季度脫貧攻堅實現了開門紅。
精心謀劃定盤子。確立以脫貧攻堅統攬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全局,2017年,全鎮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607戶5249人。當年計劃脫貧3個村,584戶2249人。鎮上年初就層層簽訂了脫貧目標責任書,建立了貧困戶幫扶臺賬,制定了貧困戶“七個一批”幫扶措施,重點明確了產業發展736戶2748人,勞務輸出432戶532人的產業扶貧任務對象。
精準施策結對子。當年脫貧的老龍村,以金華市級農業園區為依托,帶動93戶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種植紅薯和合作服務養殖等形式狠抓春季農業生產。目前,己在園區養豬700頭,養牛500頭,紅薯育苗可免費栽植500畝。唐淌村“飛地寄養”基地建成,可為貧困戶提供700只山羊養殖圈舍。該鎮夯踐行紅色黨旗引領綠色發展,持續深化“支部+X+貧困戶”扶貧模式。一季度,已重點將3個貧困村4個農業園區、4家企業、8個農業合作社與貧困戶緊緊捆綁,實行支部引領,載體發力,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合作經營、入股分紅、幫扶就業和飛地寄養”的關廟扶貧模式,多渠道帶動貧困戶興產業促增收。
精細服務邁步子。深入走訪,每名駐村干部幫扶5至10戶貧困戶,進一步摸清家底困難、理清脫貧路子,突出問題導向、制定幫扶計劃,簽定搬遷協議、完善信息檔案。深入宣傳,采取標語、冊頁、宣傳欄和各種會議及入戶等形式,深入宣傳扶貧政策,增強脫貧的內生動力。精細建檔,制定下發了《關廟鎮脫貧攻堅檔案管理工作安排意見》,對鎮村干部進行全面的業務培訓,實行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雙重管理,確保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信息的一致性;安排專人負責本村的脫貧攻堅檔案歸檔、管理工作,及時完善、更新脫貧攻堅工作檔案資料。深入查改,對于違反九條紅線人員堅決予以清退,對非貧困戶享受扶貧資金的堅決予以追回,及時上解區國庫支付局,由鎮紀委牽頭成立工作組,嚴肅查處工作中出現的違紀行為。夯實技能培訓,實現多渠道就業增收。大力培育職業農民、農村致富帶頭人,對貧困勞動力實行“菜單式”培訓,一季度共開展技能培訓2場次,集中開展了社區工廠崗前技能和春季種養業技術培訓,受訓貧困戶達200余人。落實易地搬遷政策,東站移民搬遷安置社區4月底完成排洪和場平工程,10月底400套安置房主體工程建成;鄒家碥脫貧搬遷安置社區2月中旬動工,6月底156 套現房改造交工確保首批入住,12月底前300套安置房主體完工。狠抓質效標準,推進基礎建設。落實貧困村行業扶持資金,建設貧困村道路22公里、安全飲水鞏固提升工程6處、堤防工程1.5公里,坡改梯3000畝,加快貧困村危房改造、電力、文化、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上半年要全部開工建設,全面提升貧困村基礎條件。開展脫貧戶集中回訪。抓好當年貧困村脫貧的同時,夯實“脫貧不脫鉤”幫扶責任,不放松2016 年脫貧村和脫貧戶的鞏固提升工作。建立扶貧長效機制,完善幫扶帶動、動態管理、考核獎懲、資金統籌等機制,確保脫貧攻堅持續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