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濬)基礎設施不完善是制約貧困村發展的突出瓶頸。打贏脫貧攻堅戰,基礎設施要先行。
4月13日,漢濱區江北辦黨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陳純海帶領交通、水利、農業、扶貧等部門負責人,深入朱家灣、水田溝、新義3個貧困村,檢查指導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并召開現場會。
在朱家灣村,工作組一行從村委會走到朱家鋪直至二組村道,這條3公里的羊腸小道分散居住著9戶貧困戶。通戶路項目已經落地,經過再次現場勘查論證,確定近日開工。
郁郁蔥蔥的新義村大營梁,李增東種植果樹已有20余年,每年上市的時候,他家的桃子在張嶺市場賣得最好,價錢也比別人貴上一塊錢。但這條從果園去往村道的泥巴路,阻礙了發展,打通這條致富路已迫在眉睫。同時,該村準備把規模做大,開發大營梁近千畝山坡荒地,集約種植桃、李、杏和花卉,發展旅游產業。
“新建3座便民橋、增設2臺變壓器、打通全村循環路10公里。”水田溝黨支部書記李支平已經畫好基礎設施藍圖。經現場論證,惠及15戶貧困家庭的7組便民橋確定年內實施,漆樹溝、羅家槽堰塘著手清淤加固,可帶動周邊70戶搞養殖。
安全飲水工程方面,新義村5組、水田溝2組、7組已分別做好設計,朱家灣村借助鴻龍寨水廠延伸管道。另外,水田溝聯村水廠項目已通過評議、評審,力爭今年實施。
“抓住機遇,借助脫貧,先行補齊基礎設施短板。”陳純海說,按照項目的輕重緩急,我們有序推進、分期實施。通過完善基礎設施,發展特色產業脫貧,實現群眾渴望美好生活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