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吉勇
白河縣堅持把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作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增進群眾就醫獲得感的重要抓手,按照“縣強、鎮活、村優”的發展思路,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構建“縣鎮醫共體、鎮村一體化”的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讓群眾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聚焦組織架構統建,打通治理體系堵點。成立醫共體建設工作專班,下設四個工作改革小組,明確各部門各單位工作職責,形成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推動、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各醫療機構協同作戰的高位推動體系和嚴密組織架構。嚴格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醫共體總院黨委和行政班子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醫共體建設工作中的具體問題。為有效推動工作落實,醫共體總院下設行政后勤、人力資源、審計監督等6個管理部門,抽調醫療機構業務骨干充實到6個管理部門,實行掛牌辦公推進醫共體內行政、人員、業務、藥械、財務、績效、信息“統一”管理。
聚焦服務能力統提,消解醫療服務能力痛點。醫共體總院建成急診急救“五大中心”建設,胸痛單元建設覆蓋到所有基層衛生院;總院中醫院區完成中醫康復科升級改造,建設“兩專科一中心”,與江蘇省溧陽市中醫醫院成立“線上名中醫工作室”;總院婦幼院區獲批全縣唯一殘疾兒童康復基地。精準制定2025年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幫扶方案,實現中級以上職稱醫師下沉鎮分院全覆蓋。通過開展駐點幫扶、坐診帶教、技術援助等方式,將優勢醫療資源向鎮分院延伸,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同時,深化鎮村一體化管理,實行人員配置、任務分配、業務考核、財務管理、制度制定、藥品采購的“統一”管理。為所有在崗村醫購買養老保險,有針對性地開展村醫能力培訓,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筑牢基層網底。
聚焦內部運行統管,補齊健康服務難點。醫共體成立醫療、護理、中醫等15個業務管理質控中心,統一縣鎮醫療機構的管理制度、服務流程、標識標牌等,在制度設計上實現同質化。建立縣域醫療協作網,總院遠程會診、心電、影像服務中心24小時運行,實現“檢查在基層、診斷在縣級、服務送到家”,推動信息共享,在信息技術上實現同質化。醫共體總院積極探索“互聯網+護理”上門服務,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體重管理年活動,縣級醫院開設體重管理門診,同時,注重專科建設,由總院牽頭,實施縣域“眼健康”行動,突出專科特色。
聚焦就醫感受,破解看病就醫斷點。實施惠民十條措施,全面落實“一號管三天”和便民服務門診,改善就醫感受,提升就醫獲得感。建立慢病一體化管理體系,將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融入醫共體,向醫共體派駐疾控監督員,組建公共衛生服務指導團隊,公衛管理中心統籌開展慢病管理、公共衛生、健康體檢等工作,持續鞏固省級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成果。大力推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醫院分別有58項、54項檢驗結果省內互認,44項醫學影像(放射)檢查結果市級互認,基層7家醫療機構14項臨床檢驗項目縣域內實行互認,減輕群眾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