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呂曉紅)白河縣近年來大力實施“秦楚邊城黨旗紅、三苦精神促振興”行動,扎實推進黨建引領人才培育、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工作,著力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發展勢能。
黨建引領人才培育。健全村干部選拔、培養、管理、考核“鏈式”管理模式,先后3批次組織107名村黨支部書記到江蘇溧陽“學習取經”,實行“履職體檢”“末位淘汰”制度,先后對9名不勝任的村黨支部書記進行調整。儲備132名大學生村級后備力量,落實導師幫帶、定崗鍛煉、實績考核等機制,加強教育培養。加大返鄉優秀青年引進力度,每年引進返鄉優秀青年60余人,逐鎮制定培養計劃,確保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探索建立城鄉人才共享機制,選派8名干部到鎮擔任“鄉村振興特派員”,扎實推進退出領導崗位黨員干部到村任黨支部書記工作,為村級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黨建引領金融服務。在122個村(社區)全覆蓋建立“鄉村金融超市”,增派5名村黨支部書記、30余名第一書記擔任“金融協理員”,選聘160余名道德品質好、誠信經營的黨員商戶擔任“金融服務員”。探索推出“木瓜貸”“茶葉貸”等特色信貸產品15種,將信貸利率由以前的下降10%至20%調整到最高下降30%,滿足群眾多元化產業發展需求。健全“縣級謀劃指導——鎮級工作協同——村級業務協作”機制,成立產業發展指導服務隊40余支,累計發放信貸資金9.6億余元,壯大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5家、縣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163個、農民合作社495個,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探索村企聯建、強村帶動、聯村發展等聯合共建形式,以木瓜、茶葉等主導產業為載體,建立村企聯盟黨委2個、黨總支1個,實行資源共享、抱團發展。開展“黨建引領、打造產業致富鏈”行動,探索“總支統籌、支部聯合、黨小組支撐”模式,對7個鎮17個村覆蓋面廣、帶動力強的縣域主導產業,同步成立黨組織8個、產業黨小組34個。實施黨建引領“四百工程”,探索“勞務公司、精準培訓、組團服務、清單回引”工作體系,村級黨支部牽頭成立勞務公司120余個,興辦新社區工廠140余家,建立創業孵化基地6個,帶動6000余名群眾就近就業,實現“黨建強、就業興”目標。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協調資金216萬元,拓展提升村級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在11個鎮組建“兩代一委”工作室,將“兩代一委”人員統一編成若干小組,組織開展駐室接待群眾、征集意見建議等活動,解決問題310余件。聚焦打造陜鄂邊際區域合作開放示范區定位,推行“書記輪值”“六共一聯”模式,組建5個區域黨建聯盟服務中心(站),形成“陜鄂互聯、攜手發展”的良好局面。實施黨建引領移民搬遷“六大融入提升行動”,推進人崗精準對接、服務精準對應、權益精準保障,實現100戶以上的移民搬遷安置點新社區工廠全覆蓋,吸納搬遷群眾5000余人就近就地就業,有效破解搬遷群眾后續融入發展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