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趙久剛
晚秋時節,走進白河縣茅坪鎮田灣村,微風習來,心曠神怡。所到之處,滿眼翠綠,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掩映在樹叢中,社區廣場上老人愜意地曬著太陽,小孩在健身器材上鍛煉玩耍……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撲面而來,讓人眼前一亮。
脫貧攻堅的“春風”吹來,讓田灣小山村“舊貌換新顏”,為了讓鄉親們過上更富裕的生活,鄉村振興伊始,鎮村兩級找到了一條更適合田灣村發展的路子。曾經的田灣村,交通不便,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到如今硬化路寬闊平坦,小洋樓鱗次櫛比。“現在村里環境好了,閑暇時候還可以跳個廣場舞,挺舒坦。”今年70多歲的胡奶奶高興地說。
近年來,田灣村從難點入手,向短板發力,通過實行黨員干部包片責任制,發動群眾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整改問題廁所 6戶,硬化道路 4.5公里,安裝道沿柵欄 200米,栽植各種綠化樹60余棵,繪制各類墻體宣傳畫327平方米等。全村共設置垃圾屋7處,垃圾箱20個,保潔員7名,每月定期開展一次村組干部和所有公益崗參與的衛生大清掃,垃圾集中運輸,保持村內環境衛生整潔。完成了9組至12組的人居環境提升項目,清理路邊雜草,引導群眾“掃干凈、擺整齊、清於污”。拆除影響環境的圈廁8處,完成了9組居民點的人居環境提升項目,為群眾建設了集中晾曬區,完成了田灣村11組3.5公里產業路修復工程,促進了村內農業產業發展。
青山掩映,碧水環繞,富有特色的風味農家樂,神秘幽靜的五龍尖……田灣村的鄉村圖景,滿足了不少城里人對田園閑適生活的想象。“厭倦了城市的車水馬龍,喜歡騎行的驢友,來到田灣村感覺到了‘世外桃源’。”來自白河一中的陳緒生老師說到。田灣村柳林魚莊的豉香中華鱘、農家悶土雞……一道道農家味道讓人流連忘返,引得游客贊不絕口!
近年來,田灣村在打造和美鄉村的同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依托五峰茶葉產業資源,以茶葉專業合作社為主的3個專業合作社,帶動群眾發展產業,實現穩定增收。五峰生態茶園專業合作社,帶動60戶群眾發展茶葉種植總面積4000余畝,年可生產茶葉6噸。合作社通過流轉土地,吸納務工、反包倒租、收鮮葉等方式帶動群眾平均每戶增加收入3000元以上。園區還被申報為中小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通過對園區的改造提升,向農旅融合發展轉型,目前已取得成效;白河縣程記養蜂專業合作社、田灣陽荷種植專業合作社、余加坤養豬合作社等3個合作社帶動群眾89戶,通過發展陽荷姜、養豬、養蜂、養牛、養羊等產業實現增收,每年每戶增收2000元以上;發展集體經濟,按程序將集體經濟資金分別注入本村龍頭企業五峰茶葉有限公司180萬元和本鎮經濟聯合總社50萬元,每年取得6%的固定收益;通過蘇陜協作工程引入的毛絨玩具分廠,解決就業崗位20個。
“以庭院經濟為抓手,田灣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立產前指導、產中技術服務、產后銷售服務三支隊伍,將農戶的農副產品進行整合、注冊‘田灣土貨’商標進行出售,保證農戶收益,也可以帶動集體經濟增收。”白河縣茅坪鎮田灣村黨支部書記陳緒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