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胡希)為維護文化安全和文化市場秩序,營造文明清朗文化環境,白河縣以“五堅持”深入推進“掃黃打非”工作。
堅持抓隊伍建設,織密防控網絡,讓監管無死角。成立領導小組,依托網格化管理,構建了“掃黃打非”領導小組辦公室抓統籌協調、文化執法大隊抓執法檢查、各成員單位抓行業部門,鎮村(社區)干部抓網格的四級聯防體系,使全縣上下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掃黃打非”群防群治群管態勢,確保監管零死角。
堅持抓基層基礎,健全規章制度、讓落實有保障。按照“六有五統一四上墻三大員”的標準,規范建立122個村(社區)“掃黃打非”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掃黃打非”工作六項制度上墻;按照推進四大融合、用好三支隊伍的總體要求,文化執法隊和鄉鎮干部、派出所民警、文化館(站)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將“掃黃打非”和中心經濟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同考核,讓工作推進有保障。
堅持抓群防群治,緊密依靠群眾,讓推進有底氣。在各鎮以群眾會、院落會、普法講堂、廣場演出、案件講解、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開展“掃黃打非”宣傳教育,引導群眾綠色閱讀、文明上網,遠離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和盜版淫穢色情出版物;縣鎮村在顯著位置設立舉報電話和舉報獎勵制度,對舉報提供違法線索并核實的兌付獎金或通報表揚;同時還充分借助全縣2800名網格員成為“掃黃打非”工作“移動的探頭”,并要求各印刷企業和打字復印店等文化經營主體合法經營,對有意非法印刷的對象堅決拒絕并及時向執法部門舉報,迅速打擊處理到位,讓“黃”“非”等非法活動盡收眼底。
堅持抓源頭治理,推進三大融合,讓工作有特色。一是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為載體,開展“綠書簽”主體簽名、讀書會、演講賽等活動,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推動“掃黃打非”宣傳進機關、進社區、進景區、進校園、進企業;二是讓文化文藝走進農村,文明實踐融入群眾,用文化引領社會新風,使全縣上下形成自覺抵制“黃”“非”的社會環境;三是定期不定期對轄區出版物市場和經營單位開展地毯式檢查和突擊檢查。多形式營造“掃黃打非”全民參與濃厚氛圍,形成抵制“黃”“非”的思想自覺和行為自覺。
堅持抓宣傳教育,營造濃厚氛圍,讓宣傳全覆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政府網站、三微一端、LED宣傳屏、宣傳彩頁、懸掛標語等形式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在社區、學校、商場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采取“邊執法邊宣傳”的方式,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經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