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溪溪 吳勉
“我做的筍干、醬豆,采的蜂蜜……以前只能賣給周邊鄉親,現在通過村上網絡超市能賣給外地游客,我還要多做一些!”白河縣茅坪鎮田灣村庭院經濟示范戶李大勇開心地說。
李大勇口中的網絡超市,是田灣村黨支部在發展庭院經濟的過程中,為了幫助群眾將各類“土特產”推向市場,運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科技創新成果,采用“云快訊+云服務”模式,依托現代信息技術而建設的一個“土特產”網絡銷售平臺。
“村上把我家的筍干、醬豆、蜂蜜等土特產,包裝得漂漂亮亮,拍好照片放在網絡超市里,打電話來買的人蠻多的。端陽節前一天就賣出了70多斤蜂蜜,這幾天還有不少人打電話,讓我給郵寄。”說起網絡超市帶來的變化,李大勇興奮不已。
據了解,田灣村黨支部結合農戶生產的土特產特色,為54戶庭院經濟示范戶,量身定制了專屬二維碼,通過微信掃描,便可看到各類土特產的照片、賣家的聯系方式、賣家的導航,電話聯系或是線上下單就可以直接郵寄到家。
來田灣村游玩的陳先生,看著土特產網絡銷售超市展示牌感慨:“網絡超市給我們帶來新的體驗,過去在外面玩,買土特產都是到實物店去挑選,現在掃二維碼就能看到各類土特產的相關信息,電話聯系就能買到,挺方便的。”
盛夏時節,走進馬家庭院,微風徐徐、瓜果成蔭,老板馬良強忙前忙后,樂開了懷。“經常有外地人在掃完網絡超市上的二維碼后,給我打電話說要買我養的土雞、做的椿芽和洋芋干,有時候我顧不得送,村上干部就幫我送貨上門,我待在家里就能把這些山貨給賣出去,別提多方便了。”
田灣村黨支部在建設土特產網絡銷售超市時,為了最大程度滿足買家需求,促成交易,專門申請注冊了服務碼,里面有村“兩委”干部的聯系方式,主要給準備購物的游客提供畜禽宰殺、同城配送、尋找貨源、質量維護等服務。
截至目前,田灣村通過土特產網絡銷售超市已幫助群眾銷售土豆800余斤、竹筍300余斤、蜂蜜200余斤、紅薯粉100余斤、土雞30余只,銷售額達10多萬元。
“田灣村土特產網絡銷售超市讓群眾的農副產品從鄉村走向集鎮和縣城,變成商品,有效增加了群眾的收入。今后,我們將充分發揮土特產網絡銷售超市作用,大量組織開展訂單生產和線上線下銷售,讓游客買得放心、群眾賣得開心。”田灣村黨支部書記陳緒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