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詩英 劉丁誠)白河縣堅持把人才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聚焦建強組織鏈、融合產才鏈、補強培育鏈、優化服務鏈,全力構建人才工作新格局。
建強“組織鏈”,提升人才工作合力。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始終把人才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親自抓“第一資源”和“第一生產力”,親自研究部署本單位人才工作。建立健全領導小組聯席會議、人才工作定期研判、集中會商等五項推進機制,適時召開人才工作會議,研判部署全縣人才工作重大問題、重要政策、重點項目。制發《2022年人才工作重點任務清單》,將20余項人才工作重點任務細化分解,明確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強化雙向考核,將人才工作納入單位年度考核,將重點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單位領導班子成員提拔使用、職級晉升、評優樹模的重要依據,倒逼責任落實。
融合“產才鏈”,激發人才對接活力。堅持“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理念,聚焦全縣“八大產業鏈”“八大園區”建設,將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有機融合,建立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重點企業人才需求“三張清單”,推行“項目+人才”“產業+人才”“企業+人才”的引才模式,大力引進高端人才到縣內企事業單位從事技術研究、管理、科技創新工作。近年來引進茶葉、木瓜、碳基營養肥、磺水治理等方面高端人才11名,各類高、中級職稱人才200余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強平臺載體建設,以園區和企業為主體,大力引進緊缺人才,累計建成省級名師工作站2個、市級專家工作站3個、農業專家服務站2個。
補強“培育鏈”,促進人才快速成長。強化骨干人才培養。實施分領域人才梯隊開發培養計劃,每年遴選14名教育、衛生、農業等領域青年人才赴溧陽交流學習。選派500余名村(社區)干部、致富帶頭人參加鄉村振興培訓班,科學設置《履職盡責、實干擔當,做鄉村振興路上的“領頭人”》等11個培訓專題,確保培訓內容的全面性、豐富性和針對性。盤活用好本土人才。深入開展“本土育才”行動,實行“委托院校培訓一批、重點企業實訓一批、送教下鄉培育一批”,大力搭建全方位、深層次的人才培養平臺,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勞動技能培訓工程,以技術帶動后勁,以黨員帶動群眾,挖掘一批生產能手,培育一批經營能人。近年來,該縣開展畜牧養殖、餐飲服務、電子商務等崗位技能培訓、技術指導500余批次,參訓學員1.5萬余人。
優化“服務鏈”,釋放人才發展能量。完善服務保障機制,營造鼓勵人才干事創業的社會環境。制定《關于實施創業人才工程的意見》《白河縣全民創業促就業扶持辦法》,落實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扶持政策,吸引9000余名在外人才回鄉創新創業。健全在外創業人士及知名人士信息庫,30名縣級領導和100名科級干部聯系300名重點創業人才,建立創業孵化基地6個,鎮級標準化創業中心2個,為創業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推進“黨建引領·金融先鋒”行動,深入拓展“一村一超市”工作,發放“鄉土人才貸”等六大特色產品貸款4億元,為廣大人才創業致富和企業提質增效注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