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洪志坤
1月17日清晨,家住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的黃龍海像往常一樣,天還沒亮就和工人們一起在農家灶前忙著蒸黑芝麻。“我家的黑芝麻丸經過9次蒸曬、多次搗碎,再用蜂蜜揉制成型,口感細膩軟糯,唇齒留香。現在臨近春節,每天都有客人前來預定。”黃龍海一邊忙活一邊介紹,喜悅溢于言表。
“現在的日子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在返鄉創業之前,黃龍海在上海經營一家艾灸館,收入勉強維持日常開銷,不僅辛苦,還沒攢下錢,也照顧不到老家的親人。每當逢年過節接到家里的電話,在外闖蕩謀生的黃龍海總是感到心酸。經過幾番思考掙扎,2020年初,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在家人的陪伴下自主創業。
“我是土生土長的桂花人,心里一直牽掛著家鄉,想念卡子鎮的山水和清新的空氣。母親離世后,父親年邁,也需要我的照顧陪伴,現在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能回到家鄉找點事做,我非常知足。”黃龍海感嘆。
經過兩年的不懈努力,在產品銷路基本穩定后,黃龍海不忘幫助經濟困難的鄰里鄉親,通過勞務用工促進村民增收,并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此外,黃龍海還鼓勵附近村民在自家土地上種黑芝麻,成熟后他再以市場價統一收購。
一顆顆芝麻丸不僅給黃龍海帶來了較為豐厚的收入,還帶動周圍10余戶村民就業,圓了鄉親們的致富夢。“我們年紀大了,不能出去打工,這活也不重,管吃管喝,一天100塊錢,既補貼了家用,也減輕了孩子的負擔。”桂花村6組村民彭剛荷感激地說。
“鎮政府對返鄉創業者十分支持,不僅幫助拓寬產品銷路,還多次上門出謀劃策,協助擴建工廠。作為土生土長的桂花村人,我也希望能帶動身邊更多的人一起發展產業增收。看著家鄉和老鄉越來越好,我打心底里高興。”暢想未來,黃龍海信心滿滿。現在,黃龍海的手工芝麻丸產業初步形成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鄉村振興離不開有情懷、有活力的青年人才主動參與和傾情奉獻。下一步,卡子鎮將積極打造和優化創業、就業環境,大力宣傳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就業,為鄉村帶來資金、技術、人才、產業、理念等,努力為鄉村振興增添活力。
扶持更多的黃龍海們返鄉致富
記者 朱潔
鄉村振興為安康這樣農特資源豐富且具競爭優勢的山區帶來了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推進鄉村新經濟向前進的新前景。脫貧摘帽后農村發展的新氣象,也吸引越來越多的異鄉打拼農民兄弟姐妹毅然重返故里,擁抱鄉土,創業致富,帶動一片。這使得廣大農村呈現越來越鮮明的發展新機會、新活力、新變化。
黨在農村的鄉村振興惠民政策系統而豐富,對激勵新興市場主體筑夢新鄉村的力度和含金量前所未有,這其中,返鄉創業的政策導向更加鮮明,機會眾多,大有可為。而好政策激勵一批又一批有志家鄉發展的農民朋友,走回來重新打量鄉土,指點鄉土,描繪鄉土,在他們熟悉的土地上種上新的夢想。這是農村新經濟發展的新主體、新力量,他們必然成為鄉村振興大業中最確定、最重大、最需重視和激發的因素。
讓更多的黃龍海們想回來,回得來,立得住,干得開,干得好,是我們基層黨政組織面臨的新課題。這個課題,不僅體現新鄉村發展的新理念,更體現發展的務實創新實踐,我們必須答題優秀。可以說,一個地方農民創業就業發展特色產業經營的熱情調動起來了,這個地方新鄉村發展就會氣象萬千、異彩紛呈,發展的有利因素就會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