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形成的優良傳統和優秀作風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白河人民在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斗過程中,弘揚延安精神,勵精圖治,發憤圖強,在改造山河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同時,也成功錘煉了屬于自己的精神品格,簡要概括為"三苦"精神。白河人民弘揚延安精神的具體實踐就是大力弘揚"三苦"精神。
(白河山水圖)
“三苦”精神是延安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和新環境下的豐富和發展。革命戰爭年代我們依靠延安精神驅除日寇,推翻蔣家王朝,建立新中國。和平建設年代,延安精神又不斷注入新的內容,賦予更加深刻的思想內涵,在不同的時空和領域展現五彩繽紛的實踐。直面白河縣生存、發展和奔小康的現實,白河人民選擇了“以苦為樂,以苦為榮”的價值追求。完全徹底為人民謀福祉成為各級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弘揚“三苦”精神成為全體黨員踐行初心和使命的行動指南。"為21萬白河人民謀幸福是我們黨政一班人的使命和擔當。苦不是目的,以我們的苦抓苦干換來全縣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們才苦得其所,苦中有樂,我們的工作才會有意義。"白河縣委書記陳暉一席話揭示了"三苦"精神的核心和要義。在延安精神的照耀下,白河人民的“三苦”實踐璀璨卓越,碩果累累,精神賡續。我們將以此為題選擇了"三苦"精神在白河形成、發展、深化的三個時空片段,以展示白河人民踐行延安精神的豐富實踐,積極探索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繼續堅持弘揚延安精神的實踐路徑和偉大意義。
(白河天寶農業產業園梯彩農田)
(白河縣"三苦"教育基地)
供稿:安康市延安精神研究會 白河縣委宣傳部
執筆:屈善施 汪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