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履行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與幫扶任務,主動申請到集團定點扶貧縣中貧困程度最深的白河縣扶貧掛職……這是1983年10月出生的任小博成長履歷上的精彩一筆。赴白河縣扶貧掛職工作前,他曾任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團委書記、黨群工作部主任助理、群工處處長。
2018年7月掛職以來,他始終以忠誠、干凈、擔當和“三嚴三實”總要求為標尺,加強學習調研,認真思考,勤于實踐,快速適應環境崗位和實現角色轉換,主動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與自身優勢,結合縣情實際,尋找工作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揚白河的“三苦”精神,用心用情用力為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
甘于奉獻,主動投身脫貧主戰場
來白河縣扶貧掛職前,任小博在集團還具體負責集團的定點扶貧工作,他所負責的處室承擔集團公司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職責,所以對于扶貧工作和扶貧縣的條件狀況并不陌生。2018年上半年,集團公司發出新一輪扶貧掛職的號召,而此時,正值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建集團實施戰略重組之際,機構、人員尚在調配之中。任小博經過認真考慮,提出了報名申請。
“國家有要求,企業有責任,從自己內心來講,也希望能夠不負韶華,在艱苦地區錘煉,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任小博如是說。當然,他還要面臨遠離家庭和熟悉的環境、孩子尚小等現實因素。關鍵時期,他選擇到艱苦地區基層一線去奉獻與歷練,不計較個人得失,體現出了講政治、顧大局、勇擔當的良好作風。
當前,扶貧工作已經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進入最為關鍵的時期。任小博深知在這個時期,能夠與脫貧攻堅一線干部群眾共同戰斗,使命光榮、責任重大。他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圓滿完成作為扶貧掛職干部的光榮使命,為脫貧攻堅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主動作為,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任小博到白河縣掛職工作以來,認真學習中省市縣有關政策文件和精神要求,深入鎮村和貧困戶、企業當中,加強調查研究,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重點,結合縣情實際,積極對接中核集團各類優勢資源開展幫扶工作,取得了實效。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積極爭取集團幫扶資金和內外部幫扶資源,用于教育和醫療資助與幫扶,改善基礎設施條件。2018年以來,集團累計投入300余萬元用于援建學校、衛生室、村民綜合服務中心等。此外,自2012年啟動的針對旬陽、白河兩縣的教育資助項目,目前已累計資助兩縣近400名貧困家庭學子到所屬四川核工業技師學院免費就讀,投入教育幫扶資金320余萬元。其中,已畢業學生全部就業,部分進入集團系統內就業,真正達到了“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教育幫扶初衷。
深化產業幫扶,推進從“輸血”到“造血”幫扶的轉變。2018年以來,先后爭取中核集團產業幫扶到位資金800余萬元,用于發展當地茶葉、生豬養殖、中蜂養殖、馬鈴薯種植及深加工等產業發展,支持龍頭企業4個,發展支持合作社20余個,預計惠及貧困人口近5000人。積極聯系中核系統各單位和廣大職工開展消費扶貧,采購食用油、香菇、木耳等農特產品,累計實現采購約500余萬元,有力促進了群眾增收致富。同時,聯系白河農特產品走進中核集團內部食堂、超市和供應鏈企業體系,并上線中國扶貧網中核扶貧館和本來生活網等大型電商平臺,打造農產品外銷長效機制。
發揮優勢,聚合各方資源促發展
產業發展是群眾穩定增收致富的根本路徑,產業聚集和結構優化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基礎。圍繞縣域產業基礎和陜南綠色循環發展理念,任小博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聯系對接內外部各方面有力條件和優勢資源,推進白河產業與經濟發展。
一是走出去。一年來,任小博先后到北京、上海、江蘇、西安、深圳等地拜訪和考察相關企業與產業,推介白河及其相關產業,拜訪對象既有中核系統內單位,也有中化、中糧、國旅、華僑城等其他央企和民營企業。二是請進來。先后聯系對接中國供銷集團旗下電商社員網、中國國旅集團、中化化肥等中央企業到白河考察農村電子商務和農產品上行、文化旅游產業、碳基營養有機肥等產業發展,幫助地方打開發展產業的思路,推進地方與央企合作,促進產業發展。
同時,聯系對接中核集團所屬中核資本、產業基金、原子能院、中核寶原、中核同輻等單位,到白河(含白河飛地經濟園區)考察產業幫扶與合作項目,圍繞重點產業及項目融資支持、輻照站項目、包裝飲用水、城鎮供水及污水處理、清潔能源等產業與民生項目進行論證對接,部分項目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引薦985高校上海校友聯盟到白河考察,發揮高校校友資源優勢及東西部合作優勢,推進科技賦能產業發展,并成功與政府簽約,注冊成立農業科技、旅游文化公司,共同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和品牌提升,推進產品升級和服務升級。
(安康市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