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明富
連續10年在鄉村衛生室綜合考評中獲得第一名;6次被倉上鎮黨委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共產黨員先進性承諾標兵;2013年獲得全省“優秀鄉村醫生”獎勵;2014年被授予安康市首屆“最美鄉村醫生”稱號;在白河縣鄉村醫生崗位大比武決賽中獲得三等獎;2015年被評為第一屆“最美倉上人”誠實守信道德模范.....
這是白河縣人大代表雷久林的“勛章”。他投身基層衛生事業,默默奉獻幾十載,但面對一個個榮譽,他卻說:“榮譽只能見證過去,我今年才58歲,會一如既往地服務好群眾,履行好我的職責,用我的專長為鄉親們多做點事情!”
筆者見到雷久林時,他正給一位老人測量血壓。這是每年一次,由村衛生室組織,鎮中心衛生院在各村進行的集中體檢,為65歲以上老人健康把關。每一項檢查、登記,他都十分認真,一絲不茍。
1981年,雷久林高中畢業后,被當時的紅花大隊推薦到區醫院學醫,因成績好,又進入縣衛校提升班進修,通過鄉村醫生資格考核,拿到了從業證書。當時正是聯產承包土地到戶時期,19歲的雷久林是家里的硬勞力,但他依然回村(大隊)當了名赤腳醫生。打這時起,雷久林從英俊小伙到霜染鬢發,和他換過幾次的小藥箱一起走過了40個春秋,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條小道,每一個院落……
幾十年彈指一揮,歲月更替。憑著一腔熱血和鄉村醫生的責任,他風里雨里,坐診出診,默默為鄉親們排解病痛,守護健康;憑著醫德仁心,他一直堅守在村醫這個崗位上,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基層衛生事業,也贏得了廣大群眾的信賴和贊譽。
“是組織和鄉親們給了我學醫的機會,穿上這身白衣,站在這個崗位,我只有盡心盡力為鄉親們做好服務,才是最好的報答!”這是雷久林的肺腑之言。為了“報答”,他對自己要求很高。1999年,雷久林通過刻苦自學,考取了陜西建筑職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函授班,平時除了接診出診,一有空隙,他就鉆研醫學理論,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術。2002年,雷久林如期完成學業,之后被抽調到倉上、小雙中心衛生院從醫多年,并在老中醫程勤貴的悉心教授下,對中西醫結合、臨床施治摸索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脫貧攻堅以來,醫療衛生系統同步啟動健康扶貧,雷久林與片區151名65歲以上老人和137名慢性病患者建立了責任幫扶,實行一對一健康服務。在外行人理解中,健康幫扶無非上門問問情況把把脈,做做檢查開些藥就行了。其實村醫要做的事很多: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和孕婦健康管理、慢性病和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健康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報告和管理等,每一項工作都關乎群眾的生命健康,半點都馬虎不得。
在中國鄉村,村醫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他們離群眾最近,對群眾看病求醫的體會最深。他們雖是鄉村醫生,但穿上白大褂,他們心里就有一團火,就有一種情懷。拿起聽診器,群眾的健康便是他們治病救人、解民疾苦的動力。雷久林正是他們中的代表,40年的“赤腳”生涯,他救治過多少患者,經歷過多少感動,多得自己都記不清。
3年前,外村周某來紅花村女兒家玩,半夜里突發急性尿潴留,痛得呻吟不止。接到電話,雷久林迅速趕去,一看老人小腹脹得像小鼓一樣,若不及時導尿,膀胱一旦破裂即有生命危險。雷久林立即電話聯系值班醫生,并親自用摩托車把病人送到鎮衛生院,協助醫生施行導尿手術,經過及時救治,病人脫離了危險。周某的女兒每每提起,滿是感激。
雷久林的簽約對象中有一位女患者,小時候因腦癱,臥床15年了,每次犯病時,抽如篩糠,四肢骨節咯咯作響。雷久林了解病情后,每次入戶摸底或回訪慢性病患者時,總記得帶上藥物去看看情況,仔細給患者父母交代按時按量服藥和科學護理。李某雙目失明、張某腿有殘疾、秦某80多歲……這些上了年紀或有殘障的患者行動不便,雷久林和簽約醫師團的同事們心里記掛著他們,除了平時送醫送藥,每季度必須進行一次面對面巡診服務。
做一個貼心服務的好村醫,要時時處處為鄉親們著想,為他們解除病痛是職責,幫他們解決就醫中的困難是醫者仁心。一位張姓村民患腦梗導致半身不遂,按要求辦理慢性病手續必須本人到縣醫院就診,往返路費花銷不說,上下車都很困難。雷久林就利用遠程醫療平臺,通過和縣醫院的醫生們視頻會診,幫她及時辦理了慢性病證,使她在醫療報銷上有了依據。多年來,遇到病重患者或疑難癥狀,雷久林就啟動遠程會診,盡最大努力讓患者不出門或少跑路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為不少貧困家庭免去了奔波之苦,省下了車旅費用,減輕了經濟負擔。
今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作為一名醫生、一名共產黨員,雷久林義不容辭擔負起保護群眾健康安全的責任。排查返鄉人員、宣傳預防措施、實施消毒消殺、到隔離點檢測體溫,非常時期,危險時刻,他用一個醫生的責任詮釋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使命和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
雷久林作為醫療行業的縣鎮人大代表,工作中,他熱情投入,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盡自己所能為村民解除病痛,用行動踐行著一名醫生的職業道德。履職中,他密切聯系群眾,認真聽取和反映民情民意,先后在縣、鎮人代會期間提出了《關于建設倉上鎮府州河大橋》和《關于解決村醫養老問題》的議案共7條,其中6條被列為A類提案,及時得到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