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余環
“貧困戶都脫貧致富,村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真是多虧了項能權書記,我們村的日子才會越過越紅火。”提起村里的第一書記項能權,白河縣宋家鎮焦贊村村民常華玖贊不絕口。
項能權是白河縣扶貧開發局派駐焦贊村的第一書記,剛到焦贊村時,村里共有貧困戶257戶766人,占全村總人口的46%。截至2019年底,貧困發生率降至1.21%,整村脫貧摘帽目標順利實現。
把脈問診 探尋脫貧發展之策
2018年對焦贊村來說是個分水嶺,在那之前,“坐在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等情況在該村屢見不鮮。2月,項能權駐該村擔任第一書記后,各項工作逐步得到了改善。
為了摸清焦贊村的窮根子,一到村,項能權便著手對全村549戶群眾逐一走訪,對257戶貧困戶檔案進行全面梳理。通過入戶走訪、分析研判,全面摸排問題短板,制定出了“一戶一策”的精準脫貧方案。
基礎設施落后、缺乏產業帶動、村民素質低……一個個問題緊緊束縛住了焦贊村的腳步,要想脫貧致富,就要突破這些瓶頸。
村上人居環境差,項能權四處爭取資金,改廁改圈,綠化道路;交通條件不便,他爭取項目硬化了4.7公里通村路,新修了6.5公里產業路,架通了7座便民橋;村民整體素質和文明意識差,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融入到村內墻體畫作上,使原本單調的墻體變得充實生動,富有文化內涵,讓老百姓抬眼就能看到教育內容,感受到文明氛圍。
真抓實干 筑牢強村富民之基
如何筑牢強村富民之基,項能權又將目光瞄準了產業。他積極推行“支部+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嘗試依托本地資源發展特色產業扶貧項目,積極協調村里的粉條加工企業與貧困群眾簽訂產銷協議,發動群眾種植洋芋和紅薯,同時引導創業能人到村先后建起了苗木花卉基地和羊肚菌產業園。
截至目前,焦贊村春蕊苗木花卉基地已發展至300余畝,羊肚菌種植規模突破100畝,粉條加工廠成長為焦贊村的支柱產業,共帶動150余戶貧困戶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讓焦贊村脫貧致富步伐日益穩健。
“我從2019年起就在羊肚菌基地務工,不僅能在家門口賺錢,還能照顧孫子上學。”在羊肚菌基地采收的村民方從梅開心地說。
重傷上陣 堅持為民服務宗旨
2019年11月15日,在轉送貧困戶就醫途中,項能權不幸遭遇車禍,造成下頜骨、面部多處骨折,駐村工作隊員緊急將其送往醫院手術治療,由于傷情嚴重,醫生建議他臥床靜養3個月。17天后,病情稍有好轉的項能權拖著孱弱的身體出現在焦贊村,又一頭扎進了扶貧工作中。
“焦贊村這兩年的發展勁頭讓我不得不拼,現在正是全村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我更不能退縮。”憑借著頑強的毅力,終于堅持到了年底脫貧驗收過關,面對焦贊村高質量脫貧的優異成績,項能權喜極而泣。
如今的焦贊村已經擺脫了貧困,寬敞的村組公路盤旋在大山深處,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到處都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在后頭!”如何才能持續鞏固脫貧成果,項能權還有新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