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侯德勝 呂濤
“魔芋地的草不能用鎬耙薅,只能用手扯,除草時腳不能踩在魔芋壟上……”在白河縣茅坪鎮大山村的晨露生態魔芋園內,陳菲一邊除著草,一邊給工人講解著魔芋的除草常識。
1990年出生的陳菲,大學畢業后一直在江蘇打拼,2016年年底返鄉探親的時候,發現家鄉的年輕人大多數都選擇外出打拼,大面積的土地被撂荒。她想在這些撂荒的土地上做點文章,讓家鄉不再空寂。
心有所想,行有所動。在和家人商量一致后,她迅速放棄了外面的工作,返回家鄉。經過實地考察,她發現家鄉的氣候和土壤非常適合魔芋的生長,而魔芋產品在市場上相當走俏。經過慎重考慮,她決定在家鄉發展魔芋產業。
2017年,她試種了10畝魔芋。為了掌握魔芋的種植技巧,她通過網課認真學習魔芋高產栽培技術,還積極參加各類技能培訓。經過一年的摸索實踐,她和丈夫都熟練掌握了魔芋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功夫不負有心人,試種的10畝魔芋,在2017年年底除了少部分因排水不暢腐爛了,大部分都喜獲豐收。
試種的成功,給了她更多的信心和動力,2018年,她注冊成立了安康晨露農林發展有限公司,在大山村流轉土地500余畝,開始規模化種植魔芋。為了保證魔芋種植成功,在播種、施肥、除草、采挖等環節,她都到田間地頭指導工人科學種植,有時也拿著鋤頭一起干,嫻熟栽培技術,讓村里的莊稼人暗暗欽佩,跟著她種魔芋的人也慢慢多了起來。
“以前種魔芋都是在豬圈外或者是地邊上胡亂一埋,靠天收,哪知道還有這么多學問,他們兩口子還真有辦法。”在晨露生態魔芋園干活的老李連聲贊嘆。老李是大山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平常靠打零工增加收入,陳菲的晨露公司成立后,雇他到魔芋園種植管護魔芋。
“以前四處打零工,收入不穩定,現在在魔芋園干活,每天一百多塊,收入穩定多了。回頭,我還準備把自家里的地也給種上魔芋。”老李開心地說道。
為了讓更多的群眾一起種魔芋,實現增收致富目標,她和村里的鄉親簽訂保底價收購合同,激勵鄉親們大面積種植魔芋,同時,她還主動為鄉親們提供魔芋種植技術,還給貧困戶免費發放肥料。在她的帶動下,大山村的魔芋產業迅速發展壯大,共種植魔芋達1000余畝,成為魔芋種植專業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