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朱明富
太陽才上三竿,熱浪陣陣襲來,蒸籠一樣悶人。走進白河縣倉上鎮農莊村產業大戶蔡克勤的魔芋園,他正在地里忙活著除草,臉上汗淋淋的。
今年翻種120畝魔芋,自打春上下種,他已請工為地下這些“金疙瘩”鋤了兩遍草。今年49歲的他,4年前一家還在浙江做小生意,從網上看到陜南把魔芋做成富民大產業,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價格好還供不應求,想到自己家鄉也有農戶種魔芋,成本低,產量高,便和家人商量回鄉發展魔芋產業。
2017年,他和妻子返鄉種了10畝魔芋,畝產達到3000公斤。按當時鮮魔芋價格4元錢1公斤,畝產值可達1.2萬元,這比做生意做啥都劃算。第二年,他的魔芋種植面積就擴大到30畝,逐年發展到了現在規模。
去年,魔芋價格上漲,蔡克勤賣了4萬多公斤魔芋,賺了近40萬元。看到魔芋帶來如此經濟利益,蔡克勤更是把滿地魔芋苗子當寶貝一樣細心管護。魔芋適宜在林下生長,在蔡克勤的魔芋園,一壟壟魔芋與核桃、玉米套種,枝葉成蔭,遍地蔥翠,魔芋籽繁衍出的魔芋幼苗密密麻麻,長勢格外喜人。
蔡克勤的魔芋產業不僅讓自己獲得了效益,嘗到了甜頭,流轉土地,村民也拿到了租金。魔芋田間管理、除草施肥需要大量用工,也給附近十幾個貧困農戶帶來了務工增收的機會。
眼下,蔡克勤注冊了“克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魔芋產業被評為鎮級園區。他有個目標,明年帶動其他農戶發展魔芋500畝,有了規模,再引進魔芋產品深加工,把魔芋做成鄉親們都能受益增收的長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