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程書
“去年制作銷售蒸籠3000多格,收入3萬多元,今年目前制作出售了1000多格,已收入了1萬多元。反正現在銷路不愁,年底又是旺季,今年脫貧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啊。”今年56歲的貧困戶程永信一邊忙著手里的活兒,一邊跟我們算收入賬。
程永信是白河縣構朳鎮高莊社區在冊貧困戶,以前住在社區三組的深山溝里,家里條件差,跟著師傅季節性的上門給別人家加工蒸籠,入不敷出,單身至今,對生活也慢慢失去了信心,渾渾噩噩過日子,后經本人申請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以前守著窮窩就是不愿意挪。離開師傅后自己偶爾也能做幾格蒸籠,運不出來變不了現錢,有人想要,電話也打不通。多虧鎮幫扶干部和村干部做我的思想工作,讓我從深山溝里搬出來。現在住在路邊上,重新拾起老手藝,我的蒸籠都是純手工做的,現在人們喜歡這種原汁原味的,過往的游客也多,大家口口相傳,還遠銷到十堰、安康和西安呢。”程永信自豪地說。
程永信放下手中的活計,拿出半成品給我們介紹到:“我們傳統的蒸籠以木片、木板為主料,紅藤繩為附料,采用綁接法制作,還要經過裁、劈、剖、削、撕、勻、刮等十余道工序以及粗、細篾貨的全套編織技法才能制作一套完整蒸籠,因為制作過程比較繁瑣,現在很少有人去學這門手藝了。”
“感謝政府,脫貧攻堅讓我獲得新生!現在的好生活,我當年是想都不敢想的啊!今年初我找了一個老婆,是我們本村的,前夫因車禍去世后,她多年一直未嫁,她看我踏實肯干,就嫁給我了。我們今年養了35只土雞,還種了些玉米雜糧和蔬菜,吃穿不愁,繼子夫妻倆在外面打工掙錢,兩個孫子在家,我們老兩口接送上學,現在生活是幸福美滿……”程永信眼睛有點濕潤,但是眼神充滿著幸福和希望。